高血压病防治精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血压病防治精选

高血压病防治 二00七年元月二十五日 提纲: 高血压病的定义 高血压病的危害 我国高血压病患病和管理现状 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分类和分层的方法和意义 我国高血压病的防制策略和措施 高血压病的治疗 一、高血压和高血压病: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 原发性高血压:约80%-90%的患者找不到明确的病因,临床上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简称高血压病。 继发性高血压:约占10-20%,指在某些疾病中作为症状之一出现的高血压。故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 二、高血压病的危害: 高血压病早期病理改变是全身小动脉痉挛,继之管壁弹力纤维增生、增厚,管腔狭窄,使脏器血液供应减少而发生病变,进而导致功能衰竭。其中以心、脑、肾的损害为著: 1、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室肥厚;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左心衰竭;部分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高血压性脑血管病:脑卒中:脑出血、脑血栓均可发生。 3、高血压性肾病:肾硬化;肾功能不全。 4、 主动脉夹层。 高血压既是独立疾病,又是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危险因素。一旦罹患将终生服药,而且治疗只能推迟高血压相关事件的发生时间。在我国人口死亡原因的调查中,心、脑血管病构成的百分比已高居榜首。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治疗费用已成为社会和家庭的沉重经济负担。可见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的疾病。 三、我国高血压患病和管理现状: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据1991年抽样调查的结果,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11.26%,且以每年30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推算全国患病人数已超过1亿,涉及几千万个家庭。 更为严峻的现实是我国高血压患病状况是: ⑴、多数地区的高血压患病率正在迅速上升(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10年间平均上升幅度为男性43%,女性36%)。 ⑵、农村及一些偏远地区发病率迅速上升。 ⑶、患者对自己疾病的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满意率低。 ⑷、医务人员固守传统的医疗模式。不关注患者的全身情况、合并存在的问题、顺从性差的原因等。 ⑸、医疗费用迅猛上涨,而疗效并不满意。 四、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分类和危险分层的意义和方法: 1999年10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参照《1999年WHO/ISH指南》的统一标准,结合我国高血压病的防治现状,第一次制定了《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既与国际接轨又有我国的实践和经验,是一份较完整的防治指南。 1、高血压病分类和分层的意义: 临床实验结果证明血压水平与心血管危险性呈连续性相关,因此,在诊断确定后: 根据血压水平分类(1、2、3级); 再按影响预后的因素: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并存的临床情况进行分层(低、中、高、极高危四档); 每一档既反映疾病的绝对危险,各档内又因危险因素的数量和严重程度而不同,从而,帮助医生量化地估计预后并指导治疗。 影响预后的因素: ⑴、与高血压有关的危险因素:遗传、年龄、体重超重或肥胖、不健康膳食习惯、酗酒、持续精神紧张状况、缺乏运动等。高血压现患者不依从终生执行个体化治疗方案。 ⑵、靶器官损害:左室肥厚、增大;肾功能损害;大动脉粥样斑块;视网膜动脉狭窄等。 ⑶、并存的临床情况: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肾脏疾病;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等。 2、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 (1999年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 在非药物状态下,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后; 非同日两次或两次以上重复测量上臂肱动脉部位的血压所得的平均值为依据; 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3、高血压病的分类标准: (WHO/ISH1999年) 4、高血压病按危险分层诊断标准 (血压单位为mmHg)(中国1999高血压病防治指南) 5、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⑴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属不同级别时,按两者中较高的级别分类。 ⑵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服药治疗中,仍以治疗前血压判断。 ⑶血压的标准是人为界定的,须结合临床症状,动态观察。 五、我国高血压防制的策略和措施: 1、高血压防治对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虽然高血压病的直接病因或充分病因尚不明确,但有充分的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证据证实其发生与危险因素的存在有关;血压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呈连续性相关: ⑴、美国《弗明汉心脏研究》随机对照的临床实验结果: 收缩压每降低10~14mmHg或DBP每降低5~6mmHg,脑卒中减少2/5,冠心病减少1/6,人群总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1/3。 ⑵、WHO/ISH指南委根据《弗明汉心脏研究》10年随访结果计算出: 高血压病人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分别为:低危组<15%,中危组15~20%,高危组20~3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