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发病机理PPT
1/24/2018
中医发病机理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1/24/2018
概 说
1/24/2018
一、病机的基本概念
病机是指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疾
病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的机理。
“病机”一词首见《内经》,篇中多次言及,如“谨守病机”、“审察病机”、“无失病机”。
1/24/2018
王冰注:“病机者,病之机要也”。
1/24/2018
中医病机学说的特点
整体观
辩证观
立足整体联系的病理观
以整体联系和运动变化观点认识和研究疾病
1/24/2018
宋、金元时期病机的丰富:
宋·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详细论述小儿疾病病机特点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及小儿五脏病机。
1/24/2018
刘完素,补充了燥气为病的病机特点,并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著名论点,论述了火热机。
1/24/2018
李东垣提出“阴火”的病机概念
1/24/2018
朱丹溪倡“相火论”
提出:
“阴虚火旺”的病机。
“六郁”病机。
即气、血、湿、火、痰、食六郁学说
1/24/2018
明清时期进一步完善温病学病机和瘀血理论。
清·叶天士: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及其传变规律的温热病病机理论。
清·吴鞠通创立“三焦辨证”及其传变规律的温热病病机理论。
清·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发挥了瘀血病机。
1/24/2018
四、病机学说的内容
基本病机
内生五邪病机
疾病传变
1/24/2018
基本病机-内容:
邪正盛衰
阴阳失调
精、气、血失常
津液代谢失常
1/24/2018
一、邪正盛衰:
(一)概念:
致病邪气与机体正气在体内相互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1/24/2018
1、虚实病机:
(1)实证:
邪气盛则实
概念:在疾病过程中,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所表现的证候为“实征”
1/24/2018
临床表现:亢奋有余的病理反应。
壮热,声高气粗。
疼痛剧烈,拒按。
二便不通,脉实有力
1/24/2018
(2)虚证:
精气夺则虚
指以正气虚损为矛质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
1/24/2018
2、虚实变化:
虚实错杂
虚实转化
虚实真假。
1/24/2018
(1)虚实错杂:
正虚邪盛并存
实中夹虚虚中夹实
1/24/2018
(2)虚实转化:
邪气久留—损伤正气
正气虚损—邪气积聚
特点:邪气由亢盛 已衰或已去
正气由不衰 亏虚
1/24/2018
(3)虚实真假:
疾病的临床表现与病机本质不符。
真实假虚:病变本质为实,但有虚证的假象
“大实之病,反 见羸状”,即“大实有羸状”。
真虚假实:病变本质为虚,但有实证的假“至虚之病,反见盛势”,即“至虚有盛候”。
1/24/2018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正胜邪退
邪盛正衰
邪正相持
正虚邪恋
1/24/2018
二、阴阳失调
概 说
1、阴阳失调的概念:
阴阳失调,是指机体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
1/24/2018
2、阴阳失调的主要表现:
阴阳偏胜----“邪气盛则实”
阴阳偏衰----“精气夺则虚”
阴阳互损----“阴阳互根”
阴阳格拒----“阴或阳的一方偏盛过极”
阴阳亡失----“亡阴和亡阳”
1/24/2018
1、阳偏盛:
(1)阳气偏盛,机能亢奋,热量过剩。
(2)阳盛而阴未虚。
壮热、恶热、烦渴
面红、目赤、失眠
实热证
便干、尿黄
舌红绛、脉洪数
1/24/2018
2、阴偏盛
(1)阴气偏盛,机能障碍或减退,热量不足,以及阴寒性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
(2)阴胜而阳未虚。
寒、静、湿(润)、白
口淡不渴、泄泻水肿
实寒证
恶寒、肢冷、脘腹冷痛
舌淡苔白、脉迟、倦卧少动
1/24/2018
3、阳偏衰:
(1)阳气亏虚,功能减退, 热量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偏盛。
(2)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亢盛。
面色白,畏寒肢冷
虚寒证 喜静踡卧,小便清长
下利清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