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七、杂文.
十七、杂文杂文的含义 杂文是一种三栖文体:它既是文学作品,又是社会论文,又是报刊上常用的言论体裁之一。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奠基人、伟大的文化战士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杂文的开创者。不过,在鲁迅时代,“杂文”作为一个文体概念,其公认的内涵还没有正式确定下来。这从鲁迅先生自己对杂文一词所作的解释中就可以看出来。他在《且介亭杂文·序言》中曾说:“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凡是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起,于是成了‘杂’。”对自己的杂文作品,鲁迅先生用得最多的说法是“杂感”。经过鲁迅先生创造性的发掘和运用之后,杂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现在已有了巩固的地位。人们对它的认识也逐渐明朗并趋向统一:杂文是文艺性的社会论文。 从内容上看,杂文是针对当下的社会现实而发表的言论,因而说它是社会论文。从形式上看,杂文运用是文学的表现手法和语言,所以说它是文艺性的。杂文的特点1.现实性和战斗性 杂文虽然也有歌颂性的,但多数是站在批判的立场上立论的。它敏锐地对现实生活中种种腐败、愚昧、落后现象做出反映,进行嘲讽和抨击。鲁迅先生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血路的东西”。2.讽刺性和幽默感 杂文的语言富于幽默感,常采用反语、夸张、调侃的手法,进行机智灵巧的辛辣讽刺,在嬉笑怒骂之中实现其质疑和批判的功能。鲁迅先生的杂文作品最能体现这一特点: 他们中最特别的有两位:一位是愿天下的人都死掉,只剩下他和一个好看的姑娘,还有一个卖大饼的;另一位是愿秋天薄暮,吐半口血,两个侍儿扶着,恹恹地到阶前去看秋海棠。这种志向,一看好像离奇,其实却照顾得很周到。第一位姑且不谈他罢,第二位的“吐半口血”,就有很大的道理。才子本来多病,但要“多”,就不能重,假使一吐就是一碗或几升,一个人的血,能有几回好吐呢?过不了几天,就雅不下去了。——《病后杂谈》 几笔下来,把不健康的人生理想的病态性淋漓尽致地予以展示,在读者忍俊不禁的笑声中揭露乖讹和荒谬。 不过,杂文虽然使用一些戏谑、调侃的笔法,其思想内涵虽是非常严肃的。3.手法灵活,短小精悍 杂文在形式上的变化要比前面讲述过的言论体裁都要丰富。杂文既可以采用短论的形式,也可以采用书信、序跋、对话、剧本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从手法上说,比喻、对比、象征、想像等文学手法,都可适当运用。 篇幅短小也是杂文的基本特点之一。从鲁迅时代开始,杂文就是一种主要的报刊文体,因为篇幅短小,特别适宜于在报纸上发表。鲁迅自己的杂文,在报纸上发表出来的就很多,鲁迅自己也戏称之为“花边文学”,因为杂文在报纸上常被编者用花边围起来以示重要。杂文长者一两千字,短者只有一二百字,是软武器、短兵器,却有“一击而置敌于死地”的力量。杂文的写作1.虚实相生,叙议结合 写杂文,首先要处理好虚实结合的问题。“实”,指的是作为杂文写作由头的新闻事件或其他的种种社会现实;“虚”,指的是由事实生发出来的思想认识、理论观点。 多数杂文,都是从一个新闻事实或一种社会现象入笔的,这叫做“从实入手”。例如1996年1月15日《河南广播电视报》“晓阳谈片”专栏发表的《不当干部咋会犯法?》一文的开头: 在乡下采访,听到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农民的儿子因涉案被公安局传讯。这位农民跑到公安局门口大喊冤枉,理由是:“我娃子连啥干部都不是,咋会犯法?” 听来这是很荒唐的逻辑:当干部才会犯罪,不当干部就不违法。这位农民把当官与违犯划了等号,既是对法律的无知,又是对干部的偏见。 可是,最近偏偏有位干部而且还是一位大干部,站出来为这位农民提供“理论根据”和“直观论据”。四川某市长因受贿罪被查处,在反省中总结了这样的教训:“我是栽在市长这个职位上的,如果我不当市长,就不会犯罪。”这位市长显然不是法盲,也不会对当官抱有偏见,但又为什么也把“犯法”与“当官”划了等号呢?个中三昧很耐人品嚼。 只是这样摆出事实来显然还不够,还必须“品嚼”出一些滋味来。杂文在“从实入手”以后,还要深入挖掘事实之中蕴含着的道理,这就是“就实论虚”。上文在对权力与犯罪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方考查和论证之后,又揭示了这样的道理: 权力是荣耀,也是考验;权力能造福,也能造祸。当好官与当贪官,座上客与阶下囚,有时候常常是一念之差。头上三尺神灵在,纱帽加顶风险生,不畏神灵畏舆论,不畏舆论畏法律,不畏人知畏己知,为官者,敢不慎哉,能不惕然? 这些“虚”处,常是作者深入思考后的思想精华所在,与“实”处相比,有事实与理念、现象与哲理的区别。“实”处用“叙”,“虚”处是“议”。所以我们说写杂文第一是要虚实相生,叙议结合。2.针砭时弊,常取类型 杂文有文学性,它要刻画艺术形象。不过,杂文的形象化手法跟以小说为代表的正宗文学作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