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

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 凉州地处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一些深层次矛盾显现,加快转型升级成为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必由之路。为此,我们深入调查发展现状,分析比较凉州农业产业发展的瓶颈和优势,提出凉州农业转型升级对策措施。 一、凉州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凉州农业伴随全国农业发展也大致经历了三次大的结构调整。 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至90年代初期,处于数量型调整发展阶段。面对农产品供给全面短缺,通过调整粮经结构,扩大面积,增加数量,主要解决对农产品的大量需求和供给不足的矛盾。为此,1983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打好“禽蛋、水产、牛奶、水果”四个翻身仗;1985年,又提出“肉、禽、蛋、奶、鱼、菜、果、花”八鲜进城,旨在发展生产,保障供给。 第二次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至本世纪初期,处于质量型调整发展阶段。针对农产品结构性过剩,按照市场导向,通过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提高效益,发展“一优两高”农业(即“优质、高产、高效”),以解决农产品总体质量偏低而全社会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得矛盾,主要表现为由原来单一的追求高产转向优质高产高效并重。我市在强调发展城郊型农业和效益农业的同时,90年代中期开始,开展了以“放心肉”、“放心菜”工程为重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从单纯追求“数量”增长到强调“优质、高产、高效”,进而更加注重“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凉州农业已从传统农业成功地向现代农业转轨。 集聚围绕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促进了产业结构的高端化。一是科技创新应用,生产水平提升。种子种苗工程深入实施,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责任农技推广制度全面落实,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得到应用和推广;标准化生产被提到议事日程,建立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9个、面积5.44万亩,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30个、面积17.23万亩。二是农业装备加强,综合实力提升。全市以钢管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面积达10余万亩,与设施农业配套的工厂化育秧、节水灌溉、大棚作业机械迅速发展,农机总动力达到315 万千瓦;累计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13期,建立市级示范方444个,面积30万亩,提高了土壤地力等级、抗灾能力和土地产出率;生猪设施规模养殖比例达80%以上。三是农业品牌提升,产品质量提高。2008年底,全市农产品拥有市级以上著名商标116只、市级以上名牌产品170只、浙江名牌农产品7只,凉州“贡牌”西湖龙井茶叶和千岛湖“淳牌”有机鱼荣获首批“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西湖龙井被授予“浙江特别荣誉名茶”称号。目前,全市通过省级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06万亩、通过“三品”认证的农产品610只,认证数量和规模均居全省第一。品牌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农产品质量的提高,2008年,基地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99.1%。 (四)农业功能不断拓展,产业体系日臻完善都市农业建设,在巩固农业经济功能的同时,不断拓展其生态、社会、文化功能,实现了农业一产向三产的跨越式发展,促进了产业体系的现代化。 一是经济功能。包括安全供给保障和工业原料供应的功能。重视粮食生产和生猪、蔬菜、常规鱼等“菜篮子”基地建设,在保障供给的同时,促进了传统基础产业的稳定发展。在全国率先启动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2009年建成高产稳产的各级粮食生产功能区183个,面积11.6万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83.82万亩,总产105万吨;建立了5000亩的市级叶菜生产功能区,每年为凉州提供1万余吨应急叶菜;建成30个总规模32万头的肉猪储备基地猪场;完成生态型标准化水产养殖塘改造3.5万亩。 二是社会功能。包括产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和吸纳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的功能。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和加工流通型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不但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有效地拓展了农业的社会功能。据调查,全市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共吸纳农村劳动力超过15万人,连接基地151万亩,带动农户33万户;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超过5万人,每年从企业中得到的总收入超过4亿元,连接市内外基地443万亩,带动农户38万户,显示了强劲的农业社会功能。 三是生态功能。包括农业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功能。不断创新农作制度,减轻农业污染,促进了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形成了一批种养结合、立体种植、农牧循环的产业发展模式,涌现了万强农庄等24个创业创新典范;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707家,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24个、生态畜牧示范小区23个、规模化养殖场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设施点216个。 四是文化功能。主要包括地域文化传承和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的功能。将现代农业与地域文化相结合,促进了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2008年,已建成上规模、上品位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点)和农家乐旅游村285个,从业人员1.5万人,2008年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