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_普通地质学教学课件 20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 第二十章 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pptVIP

南京大学_普通地质学教学课件 20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 第二十章 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大学_普通地质学教学课件 20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 第二十章 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

环境、人口及能源是当代世界面临的 三大难题 人类的生存环境本质上是地质环境,其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四个相互联系和制约的统一整体。 人 类 地质环境 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是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标志,温室(greenhouse)效应导致了全球气温和海平面的升高,频繁的地震和火山活动,洪灾与干旱,已经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 臭氧层空洞特征:1.面积大,2.太空紫外线长驱直入,是构成生命威胁的巨大污染源。3.出现在每年春季,持续时间约2周,4.规模和形状可变化,一般为一个不规整的园洞,但02年出现双洞。5.成因机理尚未搞清楚、 温室(greenhouse)效应: 1.已经使近年全球气温上升了1-2度,2.和剧增的人类城市化及其工厂烟囱的热体排放、车辆尾气排放、人口剧增、人类用气用电等有关,3.也是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一个主要的人为因素。 中国一号冰川的后退数字以及全球海平面变化规律表明,显著的全球温室效应是从77年或78年开始的,一直持续到今天。 全球大气中S04成分监测表明,北纬区人口多,大气污染pollution严重且持续上升;南纬区人口少,大气污染不明显,平滑稳定  必须高度重视环境恶化问题,善待地球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第一节 环境地质学的一般概念 一、环境与地质环境 环境(environment)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周围事物—大气、水、土地、岩石、矿产、森林、山脉、动物和植物等的总称。 地质环境(geological environment)是指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科学技术研究可及的岩石圈之总称。又称为自然环境。 二、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环境地质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科。 环境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主要由自然地质作用引起的原生地质环境(origin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或第一地质环境)。2)主要由人类活动造成的次生地质环境(secondary geological environment)(或第二地质环境问题) 环境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方向 (1)城市地质学(urban geology),(2)灾害地质学(hazardous geology),(3)资源地质学,(4)废物处置地质学,(5)医学地质学(medical geology ; geomedicine),(6)旅游地质学,(7)军事地质学(military geology),(8)环境法规(environmental law) 第二节 城市兴衰与地质环境 一、城市兴衰的地质因素 城市的兴衰与地质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1)地质环境变化较小,稳定兴盛的城市 2)随地质环境演变而变迁的城市 3)随地质环境变化多次兴衰并重建的城市 4)因地质环境巨变而衰亡的城市 5)因发现丰富的地质资源而诞生的现代化城市 选择新城址要考虑到新城址的区域地质稳定性、资源供给以及地形地貌 二、城市规划的地质因素 城市用地选择是城市规划地重要工作内容, 地质环境又是决定城市用地选择的主要因素 1)岩、土体类型 2)水文地质条件 3)地形及地貌条件 4)城市地质作用 三、城市建设的地质因素 1)地基选择,2)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3)城市地质灾害防治,4)城市废物处置,5)城市供水,6)建筑材料供给 第三节 人体健康与地质环境 一、人体的元素组成 构造人体生命的元素可分三类: 1)生命机体不可缺少的宏量元素:氧、碳、氢、钾、钠、钙、镁、硫、磷和氯,占人体重量99.95% 2)生命机体所必需,稍有过剩或不足将有损健康的元素(主要是微量元素)(0.01%):钼、铁、锌、铜、锰、钴、碘、钒、铬、氟、硅、硒、溴、铝、锗、镓、锡等。 3)生命机体不需要,但易被人体吸收的有害元素:镉、汞、铅、钛、铀、钍等 二、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 1)某些微量元素可以协组给人体输送宏量元素。 2)微量元素是构成人体多种酶的组分或激活剂,一旦失去或缺乏,酶就丧失活力。 3)某学微量元素是构成人体激素和维生素的重要成分和活性组分,一旦缺少,这些激素和维生素就难以合成。 4)影响核酸代谢 三、地方病的环境地质致因 地方病又称水土病,其分布具有鲜明的区域性,与一定的地质环境有关。 克山病及大骨节病:以心肌坏死和骨骼关节病变为主要症状。跟土壤和主粮中贫Sc贫Mo有关。 甲状腺肿(粗脖子)病:人体缺碘或过量摄取碘所造成。 氟病:过量吸收氟元素引起的一种全身慢性中毒症。 心血管病:其发病受环境水文地球化学因素制约,此外还与气候、经纬度、社会经济因素、血型以及工业污染等诸多因素有关。 癌症:环境地质致因,1)岩石类型 玄武岩、安山岩及富腐殖质岩土分布区内居民的食管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