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香港国际现代音乐节纪实.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香港国际现代音乐节纪实      2007年11月22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了“国际现代音乐协会”及“亚洲作曲家同盟”的联合国际现代音乐节,十天内共排出24场音乐会,演出了156首现代作品。同时亦有6节学术研讨会,发表了14篇论文,探讨现代音乐方向。来港参与音乐节的包括51个国家及地区的240多位音乐家、作曲家、学者、学生及媒体人士。除了香港的演奏家外,亦有来自中国台湾、四川以及阿根廷、卢森堡、荷兰、日本、韩国的表演队伍。主办单位是香港作曲家联会(以严肃音乐作曲家组成的专业团体)、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香港的音乐版权协会,会员包括严肃及流行音乐作曲作词人、出版商等,共两千多会员)及香港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其它主要赞助单位是香港艺术发展局及优质教育基金。而澳门文化局承办了最后两天在澳门举行的活动,使澳门首次进入国际现代音乐活动的领域。   而香港各大教育机构以香港演艺学院为首,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都积极参与,把一些音乐会带到校内举行。此外,九个国家的领事馆亦提供不同程度的赞助。香港电台第四台则录音转播了多场音乐会。除了有作品及论文发表的参与者外,中国多个音乐院校及《人民音乐》编辑部,台湾及邻近地区的青年作曲家及学生都以观察员身份出席这次盛事,场内外的交流十分畅旺。   “国际现代音乐协会”于1922年于欧洲成立,早年的主要活动者包括十二音列始祖勋伯格等人,每年都举办音乐节,在不同地区举行。该会现任主席是香港旅英作曲家曾叶发博士,是首位华人出任这重要位置。现有近60个国家及地区的作曲家协会会员。“亚洲作曲家同盟”则于1973年成立于香港,现有11个亚太国家及地区协会会员,现任主席为香港作曲家陈锦标博士。在香港举办这盛事首先要在两个国际协会的周年大会上获大多票数通过,并于举办前15个月向所有会员国及非会员国的作曲家们征曲,选曲以后并于约10个月前公布,约半年前提供节目单及报名表格。是次征曲共收到604首,所有作品全由香港的作曲家及音乐家们分小组阅览后作决定。由于部份涉及中、西乐器混合,主办者特别向两个国际协会要求所有选曲由香港音乐家担任,无需如以往用国际评审团。这个建议获得接纳,亦显出国际间对香港办事的信心。由1923年的音乐节至今,能办这音乐节达到三届或以上的城市只有荷兰的阿姆斯特丹(1933、1948、1963、1989)、瑞士的苏黎世(1926、1957、1991、2004的其中两天)、英国的伦敦(1938、1946、1962、1971)及中国香港(1988、2002及2007)。而1988年香港的盛会更是这音乐节首次在亚太地区举行。   在西洋管弦乐方面,香港管弦乐团、香港小交响乐团、香港演艺学院交响乐团及卢森堡小交响乐团的音乐会演出了风格非常不同的多首作品。客席指挥叶聪与香港管弦乐团的演出令国际人士高度赞赏,其中于京君的京胡及二胡与乐队曲《垂柳金合欢》与日本作曲家松下功的两把小提琴及乐队曲《走向祈祷的时光》互相辉映。而另一位客席指挥古力格斯(René Gulikers)与香港小交响乐团的数首协奏音乐亦令人有创新的感觉。这些作品包括叶小纲为大提琴及乐队创作的《我遥远的南京》,同样是为大提琴及乐队由韩国作曲家朴泰钟所写的《协奏随想曲》及香港作曲家陈庆恩为笙、笛子及乐队创作的《风流韵事》。香港演艺学院交响乐团在老师辜柏麟带领下,演了6首作品,其中香港女作曲家张佩珊(现任教中央音乐学院)的《水姿》、立陶宛女作曲家赛卡仙蒂(Raminta Serksnyte)的《雾中山》及波兰资深作曲家克劳查(Zygmunt Krauze)的《阿拉伯风格曲》都很突出。克劳查的作品是钢琴与乐队,由他自己亲自弹奏钢琴。      卢森堡小交响乐团则身负重任,在“亚洲作曲家同盟”青年作曲家大奖决赛音乐会中,演出了8首来自澳洲、泰国、以色列、新西兰、韩国、菲律宾、中国香港及台湾的作品。最后结果第一名是新西兰的贺洛维(Samuel Holloway),第二名是香港的林钧晖,第三名是台湾的陈?d如。在另一场音乐会中,卢森堡小交响乐团亦演出了8首欧洲作品。   是次音乐节中,香港中乐团及总监阎惠昌的支持及表现实令人钦佩赞赏。音乐节首先是由香港中乐团作开幕音乐会,令到欧美人士耳目一新,他们绝大部份是首次出席这种组合的音乐会。陈锦标的《电车走过的日子》表达出调性音乐的新方法;陈明志的欧洲得奖作品《精.气.神》则展示了传统乐器可以造到的前卫效果。罗永晖的琵琶与乐队《千章扫》是严谨的主流创作;生于内蒙古而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的秦文琛为唢?燃袄侄哟醋鞯摹痘椒铩酚泻苤氐呐分尴执?派影响,与他留学德国不无关系。然而最刺激的应是韩国女作曲家金姬廷(1968年生)的作品《水路夫人》。这作品由韩国杖鼓团wHOOL与香港中乐团合奏,该团三位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