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蒙特梭利生平大事纪
蒙特梭利教學概論 蒙特梭利博士生平 李翰林 博士 * 和平的締造者 瑪麗亞?蒙特梭利博士 * 蒙特梭利生平大事紀 成長階段1870~1895 * 西元 年齡 生平大事 世界大事 概念萌發 與著作 1870 0 8月31日出生於義大利安科納省卡拉法雷市/ 父親阿雷桑多洛.蒙特梭利,是貴族後裔,職業為軍人/ 母親蕾妮露特.蒙特梭利,為虔誠天主教徒/ 蒙特梭利為獨生子女。 義大利統一。 1872 2 電話發明人貝爾在波士頓開辦培養聾人教師的學校。 蒙特梭利生平大事紀 * 西元 年齡 生平大事 世界大事 概念萌發 與著作 1875 5 父親調職,舉家遷往羅馬,在財政部工作,並管理國營菸草手工製造局。 1876 6 就讀公立小學一年級/ 母親的教育-生活與紀律、舊麵包、父母爭執。 小學時具強烈個人尊嚴感/ 幼兒期即是「和平的締造者」。 1883 13 就讀工科高中。 中學對數學發生興趣。 蒙特梭利生平大事紀 * 西元 年齡 生平大事 世界大事 概念萌發 與著作 1886 16 就讀當時僅收男生的達文奇工業技術學院,對數學、理科、工科產生興趣。 婦女運動解放者/ 對生物學產生興趣、決定學醫/ 數學中精確與秩序的特性,日後成為蒙特梭利學校中~ 自發性工作的鑰匙。 蒙特梭利生平大事紀 * 西元 年齡 生平大事 世界大事 概念萌發 與著作 1890 20 在義大利羅馬大學攻讀數學、物理、生物、化學等課程。 荷蘭畫家梵谷逝世。 肯定經濟獨立在青年成長上的價值/ 拒絕當老師。 1892 22 親自拜訪教育部長,上書教皇里歐八世,協助就讀於羅馬大學醫學院,成為義大利史無前例,第一位進入醫學院就讀的女性/ 因違抗父命,被斷絕父女關係,半工半讀及獎學金完成學業/解剖實驗室。 公園乞婦幼兒玩弄紙片帶來啟示,她身負使命。 蒙特梭利生平大事紀 * 西元 年齡 生平大事 世界大事 概念萌發 與著作 1895 25 佛洛依德之幼女安娜.佛洛依德出生 (1895~1982),她是兒童精神分析法的創始人。 解開兒童心靈深處之謎。 / 蒙特梭利生平大事紀 準備階段1896~1906 * 西元 年齡 生平大事 世界大事 概念萌發 與著作 1896 26 獲羅馬大學醫學博士,第一名,也是第一位女性博士畢業生/ 代表義大利全國婦女團體,參加在柏林所舉行的國際性婦女會議,會中傑出表現,使她成為各國媒體爭相報導的對象/私人診所開業,同時也在羅馬大學附屬醫院,擔任精神病診所助理醫生。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出生(1896~1980)。 增進智能唯一途徑~心智缺陷是教育問題而非醫學問題/ 收容與接觸智障兒童,嘗試教育的可能性/(當時醫學認知,精神官能障礙=學習智能不足) 1897 27 在羅馬大學附屬精神病診所擔任義工助理醫生,並與蒙特塞諾醫生一起工作。 蒙特梭利生平大事紀 * 西元 年齡 生平大事 世界大事 概念萌發 與著作 1898 28 參加國際智障教育聯盟在杜林的教育會議中發表演說「社會的不幸與科學上的新發現」/ 在米蘭、威尼斯、日內瓦等地演說「新婦女」「現代慈善事業」及「兒童與和平」等講題/ 3月31日,蒙特梭利的兒子,馬里奧(Mario)出生,父親為蒙特塞諾醫生。 低能兒需重新進入社會、獨立起來/樹立蒙特梭利在智障教育的地位。 蒙特梭利生平大事紀 * 西元 年齡 生平大事 世界大事 概念萌發 與著作 1899 29 在杜林教育會議演說,針對「精神教育」發表演說/ 實務臨床經驗與研究伊塔、塞根著作,發現低能兒童是可以教育的。 當時 ~ 精神教育 = 智能教育 1.智障兒非社會外的人,是教育的問題。 2.智障者應接受比正常人更多教育。 (因材施教) 3.智能發展應以感官為基礎,感官教育 應更多且更早實施。 擔任女子教育學院講師/ 與蒙特塞諾醫生於羅馬共同成立的國立特殊兒童教育學校,並擔任校長。 發現低能兒可以學習很多/ 用在特殊兒童身上的教育方法,可能可以運用於正常孩子的教育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