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体内对乙酰氨基酚的唾药浓度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体内对乙酰氨基酚的唾药浓度
陈妙丹 (广州市花城制药厂 广东广州 510555)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人唾液中对乙酰氨基酚浓度的HPLC法。方法 受试者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分别于不同时间点采集受试者的唾液,唾液样品用1.5倍量的10%高氯酸和0.5倍量的乙腈沉淀蛋白。色谱柱为Dikma Technologies DiamonsilTM C18(5mu;m, 250times;4.6mm),流动相为甲醇-水(20:80,V/V),流速为1ml?min-1,柱温为室温,紫外检测波长245 nm。结果 唾液中内源性物质对样品测定无干扰。本方法线性范围为0.025-12.5mu;g?mL-1(r=0.9999),最低定量浓度为0.025mu;g?mL-1,方法回收率为99.02%-102.19%,精密度等均符合方法学要求。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适用于对乙酰氨基酚唾药浓度测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HPLC 唾药浓度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086-03
前言
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Acetaminophen)俗称扑热息痛、醋氨酚、退热净。1878年由莫尔斯(Morse)首次合成。1893年由Von Mering首先用于临床,直到1949年当它被认为是乙酰苯胺(退热冰)和非那西丁的活性代谢产物时,才得到普遍应用。在美国从1955年就成为非处方药品。我国于1960年开始生产。现在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等症状,其疗效好、见效快、副作用比非那西丁小,成为解热镇痛药中的主要品种之一。[1]目前对乙酰氨基酚含量测定的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滴定法、毛细管电泳法等。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唾药浓度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通过优化实验条件,成功建立了一种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唾药浓度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可用于对乙酰氨基酚生物样品的测定。
1 仪器和试剂
高效液相色谱仪(DIONEX P680 HPLC),分析天平(sartorius 型号BP211D),KQ520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TDA-Genpure 超纯水机;
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00018-200408),对乙酰氨基酚片(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70806),甲醇(Fisher,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学的建立
2.1 色谱条件选择
Dionex P680泵,UVD170U紫外光检测器,色谱柱:Dikma Technologies DiamonsilTM C18 (5mu;m,250times;4.6 mm);流动相:甲醇/水=(20:80,V/V);流速:1ml? min-1;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45nm,采用20mu;L定量环进样。
2.2 蛋白沉淀剂的选择
因生物样品中的蛋白会损坏色谱柱,并且影响样品峰形和样品的含量测定,所以对蛋白沉淀溶剂进行了一定的选择。常用的蛋白沉淀溶剂有:甲醇,乙腈,丙酮,高氯酸,正丙醇。
考察方法:
(1)采集空白唾液,以3000r/min离心10min,分别取一定量的上清液于各离心管中,再分别加入3倍量的甲醇,乙腈,丙酮,高氯酸,正丙醇,涡旋混匀,静置,肉眼观察,各蛋白沉淀剂中乙腈,正丙醇,高氯酸沉淀蛋白效果稍好,甲醇,丙酮其次。
(2)经考察以上各种蛋白沉淀剂除蛋白效果没有太大差异,所以主要从峰形进行考虑。通过分别配制不同沉淀剂或者不同比例沉淀剂再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标准溶液进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峰形考察 (在本色谱条件下,对乙酰氨基酚的保留时间为 10.5min左右)。
综合以上结果,甲醇峰形对称但除蛋白效果一般,而纯丙酮、正丙醇、乙腈峰形不对称;因乙腈除蛋白效果好,所以最终选择1.5倍量10%高氯酸和0.5倍量乙腈混合液沉淀蛋白,峰形对称除蛋白效果也较佳(如图1所示)。
2.3 取样影响因素考察
2.3.1 吞咽次数考察
考察取样时吞咽次数对唾液中对乙酰氨基酚浓度的影响,受试者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500mg(一片),服用后第40分钟取样,再分别吞咽1、2、3、4、5次取样五份,按“唾液样品处理”项下制备样品,按“2.1”项下进行测定,结果(如表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