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滴血》的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三滴血》的序       近日,与一青年朋友闲聊,他提出一个问题:我看到过范紫东先生为自己剧本写的序,何以《三滴血》这样的名剧反倒没有呢?为此他深以为憾。    范紫东确实喜欢写序,他为其剧作写了大量的序,这似乎成了他写作生涯中的一大特点。十多年前,我曾为《中国近代文学家研究资料丛书》编过一本《范紫东研究资料》,其中收录了他写的序共30篇。除去他为专著《乐学通论》《关西方言钩沉》自序外,其他全部是为其自编的秦腔剧本写的序。这些序文,或说明意图,或叙述故事背景,或征引史料来源,或论述戏剧观念……对于了解作者思想、剧本的内容和艺术,莫不有很大启示和帮助。其中不少序文立意新颖,见解不凡,语言精粹,感情盎然,读来确是一篇篇美妙散文。    那代表作《三滴血》,范先生何以没有写序呢?我也曾有这样的疑惑。在编书的过程中,经过分析比较,似可看出他写序有两种情况,或曰两个特点:一是早期剧本写序较少。范先生一生编剧68个,《三滴血》是他的第12个剧本,此前仅有两个剧本有序;从第15个剧本《吕四娘》之后,写序明显增多。二是本戏写序多,折戏写序少;本戏中历史题材写序多,一般故事戏写序少。他的28个剧本有序,其中本戏24个,折戏4个;历史题材戏23个,故事戏5个。如反映近代历史的《关中书院》《颐和园》《秋雨秋风》等五部大戏,本本都写有序。这样看来,《三滴血》因为是范先生早期写的剧本;虽是本戏,但为一般故事戏,而非历史题材的戏;所以剧本没有序文,也似乎能够理解的了。    尽管如此,但我也尝为《三滴血》无序而深感遗憾,总觉得象这样一部影响久远的大戏,范先生本人能说点什么才好。后来我在易俗社的资料室中,检得《三滴血》一个手抄本,前面竟发现有李约祉先生写的序,确实给了我一个大惊喜。我将此序与范先生的其它序文,一并编入《范紫东研究资料》,总算弥补了心中一大遗憾。由于该书印数有限,多在戏曲界圈内流传,可能社会上见到的人不多。现抄录如下:    按听讼者,成见不可有,定见不可无。成见有,则害于虚心探求;定见无,则妨于勇决果断。遇事宜旁证远引,悉心探讨,毋固执偏见,毋轻信浮言,庶几冤狱减少,而无误断之讥。《洗冤录》一书,系前代刑名幕友,根据经验所集成,现时法曹仍引用之。其所载事实经验,固不乏参考资料,然偶尔契合,绝不可以理解者,亦刊载之。如《汝南先贤传》,载陈业滴血故事,《洗冤录》遂采入,实不可为典要。听讼者若尽信其书,颟顸从事,不加考虑,则鲜有不偾事者。       编剧者曾研究法政,遂阅《洗冤录》,知有不可尽信者。有志修正,只以缺乏参考书籍;且身任教员,课程繁重,若无间暇时间,以成厥愿。遂编斯剧,使法曹同志,知所警惕,而明此书之不可尽信,以为冤滥者请命也。剧中写县令之颟顸,刚愎自用,诙谐尽致;滴血认亲,致使骨肉离散,颠沛流离;激昂慷慨,拆散佳偶,几使破镜难圆,恨海莫慎。其离合悲欢,曲尽其妙,如情如理,自然天籁。正如水到渠成,绝不见斧凿之痕。能警人复足以动人,是文学亦是科学。至文字之奇妙,对仗之工稳,尤其余事。宜乎!    此剧成于民国七年,流传陕甘宁青各省,迄今近二十年,表演不辍,深入民间,已成茶前酒后之佳话,非偶然也。    李约祉的序写于1936年。他亲眼看到该剧从1918年编成之后,“流传陕甘宁青各省,迄今近二十年,表演不辍,深入民间,已成茶前饭后之佳话”,感到决“非偶然也”,于是乐意为老朋友没有写序的剧本写了这篇序。    李约祉的序,明确地说明了范紫东先生编写《三滴血》的由来和意图。范先生曾经研究过法律政要,读过明清朝代官吏断案时经常参考的案例集成《洗冤录》,对其中记载的诸如陈业滴血的故事,认为“有不可尽信者”。他本打算对此书进行“修正”,但一方面由于“缺乏参考书籍”,另一方面正在教书“无间暇时间”,因而这个想法就没有实现。后来他根据生活经验,把这类滴血认亲的故事编成戏剧,其目的就是让那些从事司法的人,“知所警惕,而明此书之不可尽信,以为冤滥者请命也”。    这篇序对《三滴血》的思想和艺术成就,也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剧中写县令之颟顸,刚愎自用,诙谐尽致”,是一个塑造得很成功的人物。赞扬滴血认亲的故事安排,“其离合悲欢,曲尽其妙,如情如理,自然天籁;正如水到渠成,绝不见斧凿之痕。”特别值得提及的是,对这个戏“能警人复足以动人,是文学亦是科学”的评价。就是说,这个戏既是文艺作品,取得了能够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然而宣扬的又是科学,反对滴血认亲之类封建迷信,还能起到警示世人的社会作用。    李约祉与范紫东同是同盟会成员,同是易俗社创始人,同是易俗社的编剧。李约祉深知范紫东,因此,他为《三滴血》写的序,填补了范紫东没有写序的遗憾,愈显得弥加珍贵。■    4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