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事迹材料王世新
事迹材料
——优秀劳动保障协助员王士新
王士新同志现居住在甸子镇黑城村六组,系中共党员,现任黑城村党支部书记,兼职黑城村劳动协理员工作,该同志1965年3月7日出生,汉族,大专文凭。1986年4月退伍回村任黑城村委会会计统计员工作,2002年7月1日黑城村党支部书记至今。
王士新同志在村工作二十几年来,工作认真脚踏实地,扎实务实。现在做为村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全面工作,在带领全村党员干部依法治村,发展村级经济,科学致富,构建和楷社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兼职劳动协理员以来,认真完成上级劳动部门交办的各项任务,按时上报材料表格,认真做好外出劳务人员的普查、登记工作,及时向广大农民群众上传劳动信息。了解务工人员在外劳动强度劳动报酬等信息反馈情况,通过村级的农民夜校向广大外出务工人员宣传劳务信息、外出务工维权知识,协理员工作面广、工作量大,该同志在做好本职工作外,能够很好完成各部门的工作,所领导的班子成员都能协通工作,所在单位多次在全镇总 体工作中评为先进单位,村党支部连续三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党支部,王士新本也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
食用菌产业带头人
———优秀农民工徐占清
徐占清同志,男,59年出生于贫困的农民之家,79年高中毕业至今为了理想和愿望,不畏科学险阻,艰难的奋斗在农村第一线。2004年获县市两级政府劳动模范荣誉。2010年获自治区政府劳动模范荣誉。
在此之前曾多次获县政府、市政府荣誉称号,2006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星火科技致富能人荣誉。诸多荣誉深透着徐占青同志艰辛的付出,为了实现理想和愿望,发扬革命前辈的长征精神,由于当时经济条件所迫,84年春骑自行车带着食品拿17元钱,去远离家乡300多里的承德去买食用菌实验生产所需物品,去承德、隆化县等地询求技术,骑自车冒着炎寒风雨,为当地的菇农指导食用菌的生产技术,找产品的销路等方面的服务,从没过一分钱。不管社会、家庭压力有多大,他克服一切困难为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默默折搞自己的实验性的生产。功夫不负苦心人,通过他半年的辛勤的努力,研究发明了很多的食用菌的创新技术,其中,反季节袋栽培滑子菇生产技术,是他自己的世界首创。他为了纪念曾经为他的事业发展作出过重大决策,并给予资金扶持过的政府领导,当时是县财政局的局长刘瑞、孔范宾、县长赵宗元起名为宁溪食用菌有限现责任公司。而把自己创新的生产模式命名为宁溪模式-----新法袋式栽培滑子菇。
由于他的拼搏努力,使得宁城地区食用菌产业从无到有,且独具特色。正如他同学所说:“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自己研发科技成果,带动起宁城地区一方食用菌产业造福一方百姓………”
徐占清同志事迹材料
甸子镇宁溪食用菌公司经理、甸子镇食用菌协会会长----徐占清、今年44岁。他从事食用菌栽培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早在1983年,就开始研究食用菌的载培、生产、销售,从失败到成功,从个体生产到目前的规模经营,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技术和经营方法,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影响带动身边及周边地区的群众发展食用菌生产,引领百姓脱贫致富。
二十年前,与当时大多数年青人样,怀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走出了高中校门,回到家乡---白石头村,面对家乡贫困落后的现状,他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知识,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实现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目标。为了创业,他先后种过烤烟、饲养过肉鸡、搞过木材加工,几年内他逐渐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也成了当地有名的不安定分子。虽然搞过不少项目,但是距他的目标还差很远。
经过几年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再不断闯市场、增见识的过程中,他不忘自己的理想。通过订阅报刊杂志,他多方搜信息,最后,他认为被誉为“白色革命”的食用菌产业,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简单,材料易取,适合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好项目,并且是纯“绿色食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从此,他开始了食用菌种植试验,没有技术就骑自行车到150公里的承德拜师学艺,没有奖金就东挪西借,并利用木工手艺出打工,赚了钱就往食用菌上投资,这样经过八年的艰苦努力, 和无数次的失败,他先后试种了木耳、平菇、喉头、灵芝、金针菇、鸡腿菇等品种,对每一个菇种都详细了解,记载了他们的生长发育特性,充分掌握了解食用菌的制作和生产技术,并多次自费去北京、天津、承德等地考察市场,了解行情,熟悉销售渠道,为食用菌大规模推广种植和销售工作做好了准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俗话说,人无头无走,鸟无头不飞,丛1992年开始,在他的带动下,大宝村王廷瑞和头道营子村齐荣祥、夏立峰等多名群众也跟他栽培滑子菇,通过他的技术指导和个人的辛苦努力,均赢得了利润,他们赚钱了,高兴的是政府,眼热的是其他百姓。从事食用菌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