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年前的那一场“春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十七年前的那一场“春晚”   每年除夕央视一套“春晚”播出后,总有嫌节目老套俗气的批评之声,甚至有的观点认为“春晚”可以取消了。我却不以为然。有一份收视调查说,目前“春晚”的最大受众,还是农民。农名们一年忙到头,就图着年三十晚上的“这一乐”。对此,我还是深有感触的。      1957年后,农业歉收,困难重重,进入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为减轻国家负担,政府号召城市工人返乡务农,并组织干部带头去农村参加劳动。起先,要求下放干部“一颗红心,两种准备”,随时扎根农村;后来转成把干部定期轮换、分批下放。   1959年,我所在的上海医药采购供应站的一百余名干部,一起下放到宝山长兴岛长兴公社红星大队劳动锻炼,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当时的农村生活,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根本没有文化娱乐节目。人们唯一的精神享受,恐怕就是大队有线广播大喇叭偶尔播放的戏曲了。   我的父亲爱听京剧,常常带我看戏,慢慢地我也就爱上了。当时,为排解寂寞,我自己装了个矿石收音机,晚上躺在床上用耳塞收听戏曲,算是过一回戏瘾。逢到轮休,我回到上海便又是看戏又看电影。不过,和我们同吃同住的农民兄弟,肯定就没有这个福分了。   1960年春节将近,大队书记把下放干部的领队和我找去,跟我们商量:“社员一年忙到头,没有什么文娱活动,你们下放干部能否在春节期间为农民演些节目,让他们高兴高兴呀?”领队当即答应,却把这个“球”抛给了我。我连忙说:“我只是喜欢听听戏曲,并不会唱的。”经不起支书和领队的一再揣掇,最后我只能接受了这个任务,并立即成立文娱宣传队,由我担任队长。   宣传队成立后,并没有队员,需要立即招兵买马。领队当即召开全体下放干部会议,说明为农民演出的重要意义,为保证演出,同时宣布参加宣传队的同志春节期间暂时不能回沪,以后补假。经过动员,一支30多人的班子总算勉强凑在了一起。导演、演员、音乐、服装、后勤......各方人员到位之后,大家便开始商量演出内容。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量才录用”――无论是谁,只要平时唱得比较熟的选段都上。   记得当时定下的节目有沪剧《罗汉钱》选段、越剧折子戏《三盖衣》、舞蹈《鹬蚌相争》等,外加上一些小魔术和唱歌。节目敲定,队员们便分头行动。有的去县文化馆商借戏装、乐器和道具,有的自己动手制作小道具。演员们也开始分别排练。排练期间,就有一些农民频繁前来“探营”,还问什么时候演出。当得知能在大年夜看到文艺演出时,这些农民非常高兴,奔走相告。   辛苦忙碌一阵子后,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但在临演出前,很多“演员”打起了退堂鼓。他们对我说:“队长!我们平时只是喜爱戏曲才跟着哼哼,现在要化了妆在台上唱,实在有些‘吓佬佬’啊!”我拼命给他们助威打气:“为农民演出要的就是热闹。演好演坏、唱好唱坏不是主要的,哪怕荒腔走板演成‘宁波空城计’也没关系,只要让农民高兴就行啦。”   此外,我向他们强调了在台上保持镇静的重要性,还我特意讲了自己亲历的一个小故事。1950年我14岁时,正逢全市统一行动逮捕反革命。为配合形势、宣传成果,组织上让我作宣讲员,对群众进行宣讲。我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态度接受了任务,不料在宣讲中却出了大问题――我把“全部落网”错读成“全部漏网”!面对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我没有惊慌,从容镇静地马上补了一句“统统捉牢”,并顺势用手做了一个抓的动作。台下的群众没有察觉到丝毫破绽。我这么一现身说法,队员们顿时减轻了顾虑,增强了信心。   在农村开社员大会,向来有拖拉的习惯,所谓“七颠八倒就开会”。经常发生的事情是,通知七点开会,八点才有人来,九点才开始正式开会。但这次大年三十晚上的表演,却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通知是七点在大队部礼堂开演,结果六点不到就有人来占座,七点不到已座无虚席,连走道上也站了不少人。七点到了,节目准时开演,“演员”演得认真,观众看得仔细,现场效果极好。为满足社员要求,文娱宣传队在春节期间连演三场,场场爆满。每场演出结束,农民纷纷送来糕团让演职人员当点心。全队上下都很感动。   四十七年的光阴,如电光火石一般。每年除夕之夜观赏央视一套“春晚”,都不禁让我想起四十七年前为农民献演“春晚”的情景。农民看节目时,那渴望的眼神、欣喜的表情,现在想来似乎有点夸张,在那时却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我已年过七十,许多往事已然淡忘,惟独这一幕深印脑海,至今仿佛历历在目。 3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