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总在“折腾”的越剧王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位总在“折腾”的越剧王子   我曾在1985年第一期的《上海戏剧》上写过一篇文章――《“吃开口饭”的口才》,那是有感于在当时举办的江浙沪越剧大奖赛上,几位获奖者几乎都讷讷于言,说不出片言只语,其中包括初出茅庐的赵志刚。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了一句不甚得体的话,引起一阵喧哗。我便根据自己与各种剧种演员接触之后的印象,有点武断并且不太厚道地排出一张“口才排行榜”――口才最佳的是话剧演员,紧随其后的是京昆演员、评弹演员、滑稽演员、沪剧演员,排在最末则是越剧演员。   1993年,我在东方电视台谈话类节目《东方直播室》担任编导。鉴于当时戏曲不太景气,我想以戏曲的现状为由头,邀请几位戏曲界人士聊一聊如何让戏曲走出困境的话题。有人向我推荐赵志刚。我心里有点疑惑:“他能说出个子丑寅卯吗?”推荐者撇了撇嘴:“赵志刚的口才‘乓乓响’!不信你试试。”   那天晚上节目直播。开始,赵志刚似乎有点“水土不服”,但他很快就适应了。在灯光的鼓动下,他的话语渐像三月的春水,欢畅地流淌着。我在导控室看着监视器,不无嫉妒地想:“这厮真是能说会道,已非‘吴下阿蒙’啦。”直播结束后,观众来电无数,对这个“小尹桂芳”纷纷表示赞赏。   白云苍狗,岁月更迭。时隔14年后的2007年,我作为东视《艺坛名流》的编导又一次采访了赵志刚。   我不得不承认――采访他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这不仅是因为他的声音带有磁性,十分动听,更是因为他的思想睿智、态度坦诚、言谈亲切,不时冒出妙语佳句。   据我的经验,有很多人在面对摄像机时往往会戴上面具、言不由衷。而赵志刚却丝毫不遮掩自己,张口就“野心勃勃”地表示,他很早就想建立自己的王国――“赵派”:“我对‘赵派’的想法,不是现在才有的。我认为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把自己打造成一代流派宗师的演员也不是好演员。因此,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成为一个流派宗师,这是我的人生目标。”   不过,作为七尺男儿的赵志刚,在越剧这个衣香鬓影、莺声燕语的女儿国里,自然难免感到些许尴尬和气馁。“虽然我很成功,但是成功背后的一种苍凉、一种无奈,是女演员们无法体会得到的。”赵志刚说:“我在上海大剧院演过一个交响版的《红楼梦》。整台演出演员有一百多个,我是唯一的男演员。我既感到特别荣幸,又觉得非常无奈。”   “男人唱越剧就是娘娘腔。这种不太好听的话,我听得太多了。”赵志刚说:有一种说法:‘赵志刚唱得真好,跟尹老师真像。’言下之意是,你唱来唱去,还是在唱尹老师的老剧目。如果我现在有了自己的新剧目,那可能人们就会说:‘这是赵志刚你自己的作品。’所以我觉得题材的开拓是非常重要的。”   赵志刚努力新创剧目的劲头和收获,都颇可观,曾创下三年推出六台大戏的纪录,惹得一些戏曲院团好生眼热。而这些新剧目的反响,又几乎都是毁誉参半的――网络题材青春越剧《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抗击“非典”的《被隔离的春天》,新编历史故事剧《赵氏孤儿》,清代公案戏《千古情怨》,现代剧《家》……那是因为,在这些新戏中,赵志刚不惜将自己在观众记忆中定型的风流倜傥形象部分或者完全颠覆了。尤其是在《赵氏孤儿》里,他居然挂上髯口、背起药箱,当起了一名草泽医生,放射出一种声嘶力竭为人性而呐喊的震撼力。   争议,更激起了赵志刚“叛逆”、“折腾”的创作热情。他在德国柏林世界文化中心演出的实验越剧《镜像红楼》,与传统越剧相去更远。“在《镜像红楼》中,我们找到了一个点,就是把大观园里众多女性中的一个男人贾宝玉,和越剧大观园里众多女性中的一个男性赵志刚,这两个点嫁接了起来。整台演出一个多小时,就我一个人在演,是独角戏SOLO越剧。这在以前可能是不多的吧。”他甚至还打算排演《巴黎圣母院》,由他来演那个钟楼怪人卡西摩多……   创新,就是对传统的冒犯,它与生俱来就充满风险。而能否把创新严格地控制在广大观众的承受能力之内,正是创新成功与否的汉界楚河。万变不离其宗,越剧就该姓“越”――这是赵志刚在多年创新实践中悟出的道理。“我在1985年排了《双枪陆文龙》,当时我们就有意识地组织了一些新的唱腔。马上就有很多观众非常严厉地向我指出:‘你这个《双枪陆文龙》的唱腔已经不是尹派了,不好听,你必须改回来。’这说明,在越剧改革探索的道路上,你要发展,必须是不离开越剧本体的一种发展。”   赵志刚每演新戏,必创新腔。如在《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中,他除了唱尹派,还唱徐派、范派、毕派、陆派。于是有人说他“喜新厌旧”。他却自信地表示:“我是喜新不厌旧。传统的、经典的、好的东西,肯定有它的价值,我们必须很好地继承发扬;但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需要根据现代人的审美定势进行全新诠释。一些好朋友都劝我,说你已经特别成功,你的一句起调就会引来观众满堂彩,何必再去冒这个险?但我是一个喜欢‘吃螃蟹’的人。”   这场打着“赵派”印记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