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董建华治疗脾胃病经验PPT
董建华治疗脾胃病经验
董建华(1918.12.17-2001.01.26),上海市青浦县人。中医内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对脾胃病的辩证论治提出了通降论、气血论、虚实论的学术观点;
在温热病的治疗上,提出辩治方法等学术观点。
通降论
胃为水谷之海,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叶天士
肝脾肾左升,心胃肺右降
肺气肃降
胃主降浊
心火下降
肝气调达升发
脾主升清
肾阳升腾化阴
脾胃为轴
左升
右降
饮食不节
情志不遂
邪气犯胃
脾胃
气滞、血瘀
湿阻、火郁
食积痰结
胃失和降,气机壅滞,
水反为湿,谷反为滞
胃喜通降而恶壅滞,故治疗上以通降为要。
通降:调畅气血,疏其壅塞,散其郁滞,承胃腑通降下行之性,使气机调畅。
理气通降(气滞) 加味香苏饮
化瘀通络(血瘀) 气:金延香附汤;血:猬皮香虫汤
通腑泻热(热结) 承气汤类
散寒通阳(寒凝) 良附丸
平肝降逆(肝郁) 旋覆代赭石汤
导滞降胃(胆扰) 董式清胆和胃汤
辛开苦降(寒热错杂)半夏泻心汤
升清降浊(气虚) 补中益气汤
辛甘通阳(阳虚) 加味黄芪建中汤
滋阴通降(阴虚)加减益胃汤
通降十法
实
虚
(二)化瘀通络
瘀血胃痛
初起在气,以胀为主------金延香附汤;
久则入络,以痛为主----猬皮香虫汤。
猬皮香虫汤:
炙刺猬皮:祛瘀止痛,活血止血
炒九香虫:通滞气,壮元阳
胃宜降则和,腑以通为补。治疗血瘀重型胃痛。
五灵脂
川楝子、延胡索
乳香、没药
多气多血
行气活血止痛
(三)通腑泄热
胃中积热,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者
常用方药:酒军、黄连、黄芩、枳实、瓜蒌、大腹皮、香橼皮、佛手
(四)散寒通阳
寒邪犯胃,胃痛暴作,痛势较剧,喜暖喜按,苔薄白。
素有胃病,复感寒邪,最多此症。
常用方药:
高良姜、香附、吴茱萸、苏梗、毕澄茄、陈皮、生姜、砂仁
(五)平肝降逆
肝胃不和,痰浊内阻,胃气上逆,症见嗳气频作或恶心呕吐,大便干结,苔腻
常用方药:
旋覆花、代赭石、半夏、生姜、党参、大黄、甘草、苏梗、香附
(六)导滞降胃
胃失和降,胆汁上犯,湿热蕴结,食积阻滞,症见胃脘堵闷疼痛,口苦,舌红,苔黄腻。
常用方药:
苏梗、香附、陈皮、莱菔子、大腹皮、槟榔、焦三仙、连翘、荷梗、半枝莲;
董氏清胆和胃汤:柴胡、黄芩、半夏、竹茹、陈皮、枳壳(小柴胡+温胆汤)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柴胡、黄芩、制大黄、枳壳、金钱草、广木香(大柴胡汤)----郑红斌教授
(七)辛开苦降
寒热错杂,症见胃痛喜暖喜按,得温痛减,舌红苔黄。(上热下寒)
半夏泻心汤加减:
黄芩、黄连、半夏、党参、干姜、吴茱萸、枳壳、砂仁、陈皮
(七)辛开苦降
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为不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金匮要略 呕吐哕下利》: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七)辛开苦降
半夏泻心汤
辩证要点:
1、虚:脾气虚、胃阳弱----乏力、便溏、泄泻;
2、实:气机升降失常----胃脘痞满、腹胀;
3、寒:胃阳不足----恶食生冷、脘腹冷痛;
4、热:脾胃纳运不健、食积化热上蒸----口舌生疮、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数。
病机:少阳证误下而中气虚,寒热互结于中焦,气机结滞,脾胃升降失常。
(七)辛开苦降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升(洗)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人参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甘草(炙)三两,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七)辛开苦降
半夏泻心汤
君药——半夏:苦辛燥,散结除痞,降逆和胃。
臣药——(1)干姜:辛热,温中散寒除痞 。 辛开
(2)黄连、黄芩:苦寒清降泄热开痞。 苦降
佐药——人参、大枣:甘温补脾气以和中,生津液,既可防黄芩、黄连之苦寒伤阳,又可制约半夏、干姜之辛热伤阴。
使药——炙甘草:补脾和中,调和诸药。
辛开苦降,寒热平调。
(七)辛开苦降
半夏泻心汤
现代运用: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早期肝硬化、口腔溃疡等证属寒热错杂、肠胃不和者。
研究表明:
1、增加胃黏蛋白含量,降低溃疡指数,是有效的胃黏膜保护剂;
2、促进机体清除氧自由基,减轻或阻断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3、对胃肠运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4、对幽门螺杆菌(Hp)具有一定的抑杀作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