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02.docVIP

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02.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02

2018高考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02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卷 (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愉快教育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思想体系,绝非教育方法的单一更新。愉快教育体现了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在我国从孔子起,“乐学”便是教育家所倡导的治学精神。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生动地将学习比喻成吃饭:吃饭要有食欲,才会有所吸收;学习要有兴趣,才能很好地接受。到了现代,世界各国的教育家又都在寻求一种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主动学习、愉快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在宏观上,愉快教育要求 有丰富的教育时空资源,要求有催人向上的管理体制,要求有和谐的交往关系;在微观上,愉快教育则要求教师具有乐教的情操和会教的本领,要求学生具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健康的心理等等。愉快教育是心理学研究成果在教育学中的积极应用。它的实施,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已由最初的破碎阶段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愉快教育具有复合功能。愉快教育,可以做到趣中养德,乐中启智;可以使学生身心健康,情趣高雅。同’时,它又是劳动技术教育得以顺利实施和收到预期效果的,可靠保障。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既是实施愉快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实施愉快教育的归宿。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纠正“智育中心”等不正常现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愉快教育的实施,反映出“教师中心说”与“儿童中心说”相融合的新趋势。关于“教师中心说”与“儿童中心说”的争论由来已久。在经历了差不多一个世纪后,人们终于认识到,学生认识活动的进行离不开自身的 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学生的认识活动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师生间的交往。两个中心说在愉快教育中得到 了辩证的统一。 愉快教育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愉快教育必将推动教育的整体发展。作为新生事物,愉快教育有待于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进一步扶持,从而日趋完善。 1.下列对“愉快教育”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是对传统教育方法全部更新的教育思想体系,它具有时代的特征。 B.是心理学研究成果在教育学中的积极应用,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C.是我国古代教育家所倡导的“乐学”的治学精神。 D.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已发展到了高度成熟的时期。 2.下列对愉快教育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利于纠正“智育中心”“教师中心”等不正常的教育现象。 B.可以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高雅情趣,使学生身心健康。 C.能够使劳动技术教育顺利实施并收到预期的效果。 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实施愉快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让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符合愉快教育的观点。 B.愉快教育的理论基础是“教师中心说”和“儿童中心说”的辩证统一。 C.愉快教育就是趣中养德,乐中启智,这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总趋势。 D.愉快教育作为新生事物,已经在推动教育的整体发展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便复战。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陵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雠,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切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予尚如此,陵复何望哉? 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陵虽孤恩,汉亦负德。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