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预算会计改革可行性的问卷调查研究精选
我国预算会计改革可行性的问卷调查研究
陈工孟 邓德强 周齐武
(香港理工大学会计会计与金融学院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美国圣地亚哥大学会计系)
【摘要】为评估我国预算会计改革的可行性并拓展相关研究领域,我们对我国预算会计信息
的编报者和使用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现行收付实现制基础预算会计信息质量
存在种种严重问题,这已成为预算会计改革的主要动机之一;权责发生制基础预算会计信息
质量明显优于现行预算会计信息,因而在预算会计改革中引入权责发生制应是有益的选择;
改革必然会面临诸多困难,势必产生改革成本。编报者和使用者对待改革的态度说明改革是
可行的,因为改革的收益大于成本。改革的成本与收益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所以相关决策
者应注意改革方向、方式以及时机的选择。在上述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我们对我国预算会计
改革的实施提出了初步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预算会计 会计基础 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均大幅增长。这势必要求
建立起高效、透明的政府公共财政管理体制,以更好地计划、监督公共资源的流动,确保这
些资源有效地征集和使用。为此,近年来我国在财政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包括分税制、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绩效评价等,进而也推动了政府财政职
能的进一步转换。然而,我国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基础的预算会计制度并不能完全、正确地
反映政府占有的资源、承担的义务以及财政管理的结果;不能提供关于政府行政管理效率的
透明信息,从而也不能激励公务员的成本收益意识和行为。更严重的是,还可能滋生导致财
政行为功能失调的种种机会与动机等。可见,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已经不适应公共财政管理
体制改革以及政府财政职能的转换。另外,我国现行预算会计也不能完全满足国际要求和挑
战。例如,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 )制定的一套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IPSAS )均建立
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的《财政透明度手册》(2001 )、《政府财
政统计手册》(2001 )均要求政府会计制度的会计基础为权责发生制。世界银行(1999)指
出,由于我国政府提供的财务数据并没有包括一些负债,所以财政赤字实际上比政府提供的
数据要大,这可能威胁到我国财政长期的稳定。面对国内外双重改革压力,财政部副部长楼
继伟(2000 )、部长助理冯淑萍(2002)、会计司司长刘玉廷(2003)均提出进行预算会计改革的
观点。同时,这种状况也激发了我国学者对我国预算会计改革的研究兴趣。赵建勇等(1999)、
李建发(2001 )、陈胜群等(2002 )、陆建桥(2004 )等学者从我国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改
革的必要性、国际经验的借鉴等方面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并对我国预算会计改革提出了种种
建议。可见,一场预算会计改革正在我国积极酝酿。
国际上,许多国家在“新公共管理”思潮的影响下,也开展了种种公共财政管理改革。
政府会计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的改革是其中极为重要的改革措施之一。一些国家(如,
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已经舍弃了传统的收付实现制政府会计,而转向权责
发生制政府会计。也有一些国家(如,日本、意大利等)仅部分采用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体
制,只在部分会计领域应用。还有一些国家(如,德国、法国等)则对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
提出了种种质疑。可见,不同国家对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有不同的认识,究其原因
在于不同国家有其不同的国情,从而导致各国对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成本、收益的权
衡不同,进而导致改革行为的差异。这样声势浩大的政府会计改革浪潮同时也吸引众多学者
参与到各国政府会计制度为何以及如何不同的大讨论中。其中,许多学者对政府会计改革的
可行性提出了各种模型(Contingency Model )。Lüder (1992)提出了最初的可行性模型。此
模型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改革的激励(动机);2.此国的社会结构特征;3.此国的政治行
政特征;4.现存的改革实施障碍。其后,Chan (1994)、Godfrey,Devlin 和 Merrouche (1996)、
Jaruga 和Nowak (1996) 、Budäus 和Buchholtz (1996) 、Pallot (1996) 、Montesinos 和Vela(1996) 、
L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