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总复习七年级下册综合测试卷.docVIP

初三语文总复习七年级下册综合测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三语文总复习七年级下册综合测试卷

初三语文总复习七年级下册综合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 90分钟) 班级 姓名 座号 语基 作文 总分 一.听力部分(10分) 下面词语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盛馔 B绮丽 C 剽悍 D 滂沱 E 对峙 F 流水淙淙 2.下面四个句子与“苏州园林可以算作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中的“标本”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3.请问这句民谣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 A健康是福。 B脱贫不易 C种田收入低 D医药费太贵,看病难 4.(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内容。 (2)如果跟你闹过小矛盾的一位同学,这次也上了保送班,临别前,你会跟他说些什么呢? 一.听力部分 下面词语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B ) A盛馔shènɡ zhuàn B 绮丽qí lì C 剽悍piāo hàn D 滂沱pānɡ tuó E对峙duì zhì F 流水淙淙(cónɡ 2下面四个句子与“苏州园林可以算作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中的“标本”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A改变城市面貌要标本兼治 B他读起书来废寝忘食,是分校学子的标本。 C 生物课上,展出了比目鱼的标本D这是病人的血液标本,要保管好。 3民谣很多能精辟的反映一些社会问题,刚闭幕的两会上,就有代表引用这样一句民谣“脱贫四五年,一病回从前;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请问这句民谣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D。 A 健康是福 B脱贫不易C种田收入低 D。医药费太贵,看病难 4 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报名、推荐、选拔和公示、筹备后,漳州一中分校2007年高中保送班于2007年3月31日举行开班仪式。108名学生编成两个班进行第一阶段的学习。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内容。漳州一中分校2007年高中保送班举行开班仪式 如果跟你闹过小矛盾的一位同学,这次也上了保送班,临别前,你会跟他说些什么呢? 言之有理即可。 二:积累运用(11+7=18分) 5、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当春间二三月, , ,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 (《海燕》) (2)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文理兼修,在访问美国时曾引用艾青《我爱这土地》“ ? ”与华侨、留学生共勉,表达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3) ,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4) ,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5)明月别枝惊鹊, 。(辛弃疾《西江月》) (6)诗人有意,则草木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讴歌了小草顽强的品质;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 , ”报告了春天早来的消息;杜甫《春望》中的“   , ”则写出了国家衰败的景象。 6.根据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格列佛的经历,完成下联。(2分) 巨人国里饱受凌辱, 7.猜谜语与写说明文一样,都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请你根据下面的谜面,各猜一生活用品。 A“开如轮,敛如槊,剪纸调胶护新竹,日中荷盖影亭亭,雨中芭蕉声肃肃,晴天则阴阴则晴,晴阴之说诚分明,安得大柄居吾手,去履东西南北之行人。” 谜底 ( ) B一只小船尾巴翘, 船头常湿船尾燥. 五湖四海它常走, 南北口味都尝到。谜底 ( ) 8.看右图,请介绍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徽及寓意(40字左右,3分 ) 三、阅读能力(42分) (一)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9—13题(15分) 【甲】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