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中唐诗歌1精选.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中唐诗歌1精选

第六章 中唐诗歌 第一节 大历诗风 从代宗大历至德宗贞元的几十年间,唐王朝处于大乱过后的衰落时期,此时的诗歌呈现出了一种过渡状况,即从盛唐向中唐过渡。由于社会的动荡和封建中央集权的衰微,大历诗人无复盛唐诗人的壮怀,诗歌创作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p246 大历时期的诗人以韦应物、刘长卿和“大历十才子”为主。他们的诗歌词语,往往带有凄清、寒冷、萧瑟乃至暗淡的色彩。多通过象征性或描述性意象,表达寂寞冷落的情思。 p250 一 韦应物、刘长卿 韦应物诗歌气貌高古,清雅闲淡。田园诗自成一家,在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中,并称为王、孟、韦、柳。 刘长卿曾两遭贬谪,后官至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有《刘随州集》。诗歌以表达身遭贬谪的感慨和山水隐逸的闲情为主要内容,为大历诗风主要代表,与钱起并称“钱刘”。刘长卿好为五言,以“五言长城”自许。 二 “大历十才子” 大历十才子是唐代宗大历年间出现的一批诗人,“李端字正己,越郡人,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 、耿韦、夏侯审唱和,号十才子。”(姚合《极玄集》) 大历十才子擅长近体诗,诗歌风格清空闲雅,韵律和谐流利。内容多为应酬唱和、主要写日常生活细事、自然风物和羁旅愁思,表现出一种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与隐逸风调。 三 顾况 李益 顾况的诗歌多古体,绝句次之,律诗最少。他善于学习民歌俚语,以俗为奇。诗歌通俗的一面影响了元白诗派,怪奇的一面影响了韩孟诗派。 李益的边塞诗最有成就,真实地表现了军旅生活的艰苦,往往萦绕着低沉感伤、凄怆悲凉的情调。 韩孟诗派 唐诗经过大历一段诗歌创作相对薄弱的时期,到唐德宗贞元至唐宪宗元和的四十多年时间里又出现兴盛局面。其间名家辈出,流派分立,新理论新作品层出不穷,展示了唐诗大变于中唐的蓬勃景观。而韩孟诗派、元白诗派正是当时各具鲜明特色的两大诗人群体。 一 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 p256 理论主张: 提倡“不平则鸣”,强调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 提倡“笔补造化”。强调作诗要有创造性的诗思,要对物象进行主观裁夺。 韩孟诗派崇尚雄奇怪异之美,作诗追求力量的雄大、词语的险怪、造境的奇特。表现出一种全新的审美取向。 二 韩愈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韩愈诗歌特点: 1 诗风狠重奇险、雄强纵横。 2 意象峥嵘奇特、壮伟瑰怪。 3 “ 以文为诗 ”。 4 审美上以俗、丑为美。 三 孟郊 孟郊表现出苦寒的特点,许多作品刻意营造幽僻清冷的诗境,将愁苦表现得苦涩幽僻甚至触目惊心。 李贺 李贺关注死亡、衰老。善于将阴寒幽冷的气氛和香艳彩丽的辞藻叠加在一起,想象奇异瑰丽, 一 元白诗派 P276 中唐时期,元白诗派的审美追求与韩孟诗派完全不同,表现为重写实,尚通俗。他们远继《诗经》的“风”诗和汉魏乐府民歌,近继杜诗的写实性和通俗化倾向,形成了诗歌通俗化的新思潮。他们创作了大量的乐府诗,用平易浅显的语言形式反映民生状况。 张、王、元、白等诗人积极向民歌学习,形成了通俗化审美的自觉追求。 二 张王乐府 中唐诗人张籍、王建互为同窗挚友,以创作乐府诗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张籍乐府诗最著名,乐府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有不少血泪的控诉。 王建有《宫词百首》,影响深远,后世多有仿作。 三 元稹 元稹字微之,诗歌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有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与白居易《长恨歌》闻名天下。元稹诗中最有特色的是艳诗和悼亡诗。他擅长写男女爱情,描述细致生动。 四 白居易 1 生平 字乐天,贞元十六年进士及第,元和元年为翰林学士,拜左拾遗。元和十年被贬为江州司马。以后又相继出任忠州、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太子少傅,刑部尚书。世称“白少傅”,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其诗早年与元稹齐名,称“元白”。晚年与常与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 诗歌主张 诗歌的功能: “补察时政”,“泄导人情”。 《与元九书》: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新乐府序》:“总而言之, 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与元九书》 3 诗歌作品 讽谕、闲适、感伤、杂律诗: “自拾遗来,凡所遇所感,关于美刺兴比者。又自武徳迄元和,因事立题,题为新乐府者,共一百五十首谓之讽谕诗。又或退公独处,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性情者一百首,谓之闲适诗。又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一百首,谓之感伤诗。又有五言七言长句绝句自百韵至两韵者四百余首,谓之杂律诗。” 讽谕诗是白居易诗歌理论的具体实践,组诗《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可为代表,作品多取材于现实,反映民生疾

文档评论(0)

pfenejiar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