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生物处理脱氮工艺的温室气体排放比较.pdfVIP

污水生物处理脱氮工艺的温室气体排放比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污水生物处理肮氮工艺的温室气体蠹f放比较 柴宏祥1 杨世琪h2何 强1 李更生1 胡学斌1 (1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5;2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401147) 摘要污水生物处理是一个较大的温室气体(greenhousegas,GHG)分散排放源,其中生物脱 氮过程对GHG排放的贡献较多。根据污水处理脱氮过程的机理及物料平衡,分别分析比较了传统 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4种污水生物处理脱氮工艺中GHG产 生的机理与排放量。结果表明,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的N2()产量较高,厌氧氨氧化工艺及同步硝化 反硝化工艺的GHG排放量较低。 关键词 污水处理温室气体生物脱氮供氧氧化亚氮 0前言 污水处理厂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源是能量消 据京都议定书,具有引起气候变化潜能的温室 耗、药品消耗和生物转化,其中能量消耗及药品消耗 气体主要有六类,即二氧化碳(CO:)、氧化亚氮 引起的GHG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50%~57%[2I。 (NzO)、甲烷(CH。)、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在典型的二级城市污水处理厂电耗中,污水提升占 (PFCs)以及六氟化硫(SR)。一般温室气体核算时lo%~20%,污水生物处理(主要用于曝气供氧) 只考虑前三种气体,且这三种气体的全球变暖潜能值 (GWP)也不同,C()2、CH4、N20的分别为l、21、310。处理的生物处理阶段的能源消耗最多,引起的温室 据统计,2003~2009年我国污水处理过程的温气体排放量最高。 室气体排放均呈逐年增加趋势,自2003年的o.53 根据《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将 亿tC02一eq增加到2009年的o.75亿t C02一eq,年 平均增加5.95[1]。由此可见,温室气体排放量已不2009年污水处理的N。()排放量约占温室气体排放 能忽视,应作为节能减排的重点。 总量的50%[1|。污水处理中产生的N:O90%来源 8丛海兵,高郑娟,孙秀秀.压力强化混凝沉淀除藻水处理系统和 参考文献 水处理方法.中国专利。ZI。201210076485.3,2013一08 9丛海兵,黄廷林.深水循环强化混凝沉淀除藻水处理系统和方 1丛海兵,黄廷林,周真明.于桥水库铜绿微囊藻上浮运动规律及 法.中国专利,ZI。2012lOl09541.9,2013一06 其控制.给水排水,2009,35(11):140~145 lo丛海兵,张颖,丁凯耘,等.一种管道连续流液体加压装置.中国 2孔繁翔,宋立荣.蓝藻水华形成过程及其环境特征研究.北京:科 专利,zI,20122050355j.4。2013一04 学出版社,2011.33~35 1l丛海兵,陈雯婧,徐亚军.等.压力强化混凝沉淀除藻T艺研究. 3梁恒,李圭白,李星,等.不同水处理工艺流程对除藻效果的影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7):1862~1867 响.中国给水排水,2005,21(3):5~7 4胡澄澄,高乃云,楚文海.沉淀与气浮工艺单元处理太湖原水效 果比较.给水排水,2010,36(2):13~17 o通讯处:22512扬州市华扬路196号扬州大学环境科 5樊雪红,王启山,刘善培,等.预氧化对混凝气浮工艺去除铜绿 微囊藻效果的影响.给水排水,2007,33(7):23~26 学与工程学院 6蒋福春,华伟,陈玲湖,等.太湖流域含藻原水的处理技术及运行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