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诊疗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1.1-1997)。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肾脏病学》(王海燕主编,和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及美国肾脏基金会2002年制订的K/DOQI“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王海燕,王梅,译,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症状:有慢性肾脏病史,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倦怠、乏力、嗜睡等; 体征:当病人某一系统损害时,就可有该系统的体征。如:浮肿、贫血貌、心动过速、心包磨擦音等。不明原因的高血压、贫血等,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经过肾活检或检测损伤标记物证实的肾脏损伤或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 rate GFR)持续<60ml/min/1.73m2≥个月。肾脏损伤的标志物包括蛋白尿、尿试纸条或尿沉渣异常或肾脏影像学检查异常。 (二)病期诊断 1、代偿期:肾单位受损超过50%(GFR50-80ml/min),血肌酐维持在133-177umol/L,临床上无症状。 2、失代偿期:肾单位受损,剩余肾单位低于正常之50%(GFR50-20ml/min),血肌酐达186-442 umol/L,临床出乏力、轻度贫血、食欲减退等症状。 3、衰竭期:血肌酐升至451-707 umol/L,病人出现贫血,代谢性酸中毒;钙、磷代谢紊乱;水电解质紊乱等。 4、尿毒症期:血肌酐达707 umol/L,肌酐清除率在10 ml/min以下,酸中毒症状明显,全身各系统症状严重。 (三)证候诊断 本病可分为下虚证及邪实证,临床上多表现为虚实夹杂。 1、正虚诸证: ①脾肾气虚证: 主症: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 次症:脘腹胀满,大便烂,口淡不渴,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②脾肾阳虚证 主症:畏寒肢冷,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 次症:腰部冷痛,脘腹胀满,大便烂,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弱。 ③气阴两虚证: 主症:倦怠乏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 次症: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 ④肝肾阴虚证: 主症:头晕,头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 次症: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淡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⑤阴阳两虚证: 主症:畏寒肢冷,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酸膝软。 次症:夜尿清长,大便干结,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2、邪实诸证: ①湿浊证: 主症:恶心呕吐,肢体困重,食少纳呆。 次症:脘腹胀满,口中粘腻,舌苔厚腻。 ②湿热证: 主症:恶心呕吐,身重困倦,食少纳呆,口干,口苦。 次症:脘腹胀满,口中粘腻,舌苔黄腻。 ③水气证: 主症:全身浮肿,尿量少。 次症:心悸、气促,甚则不能平卧。 ④血瘀证: 主症;面色晦暗,腰痛。 次症:肌肤甲错,肢体麻木,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细涩。 ⑤浊毒证: 主症:恶心呕吐,口有氨味、纳呆、皮肤搔痒、尿量少。 次症:身重困倦,嗜睡,气促不能平卧。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论治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中医辨证治疗主要针对慢性肾衰代偿期、失代偿期、衰竭期患者,依据中医辨证原则,一般在本虚辨证基础上,结合标实证进行药物加减,药物加减不超过3味。医生需根据中成药的组成,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重复用药,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酌量使用。 1、下虚诸证 (1)脾肾气虚证 治法:补脾益肾 推荐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北芪、白术、淮山、茯苓、山萸肉、首乌、春砂(后下)、陈皮等。 中成药:金水宝、百令胶囊、海昆肾喜胶囊等。 (2)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 推荐方药:实脾饮合肾气丸加减。白术、茯苓、党参、草果、仙灵脾、山萸肉、熟地、菟丝子等。或用经验处方固肾5号。 中成药:金水宝、百令胶囊、海昆肾喜胶囊、尿毒清颗粒等。 (3)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 推荐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减。北芪、山萸肉、太子参、熟地、淮山、茯苓、丹皮、首乌、菟丝子等。 中成药:肾炎康复片、金水宝、百令胶囊等。 (4)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补肝肾 推荐方药:六味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减。山萸肉、熟地、淮山、茯苓、丹皮、女贞子、旱莲草、白芍、泽泻、枸杞等。 中成药:金水宝、白令胶囊等。或用经验处方固肾2号,固肾4号,肾虚1号。 (5)阴阳两虚证 治法:阴阳双补 推荐方药:金匮肾气丸合二至丸加减。肉桂、仙灵脾、山萸肉、熟地、茯苓、泽泻、淮山、女贞子、旱莲草、熟附子(先煎)等。或用经验处方固肾5号,肾可复2号。 2、邪实诸证 (1)湿浊证 治法:祛湿化浊 推荐药物:法半夏、白术、陈皮、白蔻仁、春砂仁(后下)、等。 中成药:海昆肾喜胶囊、尿毒清颗粒等。 (2)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 推荐药物:黄连、黄芩、大黄、枳实、竹茹等。 中成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