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90年代的诗歌与散文创作(4课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3 90年代的诗歌与散文创作(4课时)

第十四章 90年代的诗歌与散文创作 授课教师:陈进武 第一节 90年代诗歌的喧嚣 一、90年代诗歌的多样性与多元化 这一时期最深入人心的文学口号是“个人化写作”。所谓“个人化写作”并非指诗人沉湎于个人的狭小天地,而是指摆脱了从众心理,追求思想与人格的独立。 首先是以年龄段为划分单位,90年代的诗歌,可谓是老、中、青三代诗人的艺术集合体。 其次是出现了不少长诗。比如,昌耀、韩作荣等。 再次是以孔孚、孙国章为代表的新山水诗在90年代的活跃,也是一件颇有意味的事件。它标志着新诗创作进入了对传统文化与审美意识进行双重反思、整合的极端。 最后是先锋诗人们成为9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创作群。 二、两位老诗人:牛汉与郑敏 牛汉与郑敏分属40年代的“七月”和“九叶”两大诗歌流派。 七月诗派 九叶派的诗学追求 九叶诗派以现实精神为内核,传达了中国人民诅咒黑暗、渴望光明的时代情绪,同时又深受20世纪西方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因此文学观念、诗歌理想更具综合性和现代性。 他们主张 “人的文学”、“人民的文学”和“生命的文学”的综合。 艺术上反对浪漫主义诗风,致力于新诗的“现代化”建设和“感受力的革命”,旨在使诗成为“现实、象征和玄学的综合”。 牛汉的《梦游》 光着脚板/裸着心胸/我像风/冲出了家门/如果墙壁上没有门/我会撞出一个门。 我的躯体轻飘飘完完全全失重/挣脱了储蓄血泪的脏腑/变成为一个空洞的人形/我飘然地游动/我是带血的风/我不同于艾略特的空心人/那不过是一个稻草人/我是一个出壳的灵魂/一团飞腾的火光。 郑敏的《诗人之死》 悼亡诗(九叶诗人唐祈),也是探讨“死亡”意义的诗歌。 最终的沉默又一次的断裂/从你的脆了的黑枝梢/那伟大的蓝色将你压倒 在冬天之后仍然是冬天,仍然/是冬天,无穷尽的冬天/今早你这样使我相信,纠缠/不清的索债人,每天在我的门前。 二、90年代的长诗(昌耀和韩作荣) 韩作荣(1947-2013),笔名何安,黑龙江海伦人,著有诗集《万山军号鸣》《六角的雪花》《北方抒情诗》《静静的白桦林》《爱的花环》《少女和紫丁香》《裸体》《玻璃花瓶》《瞬间的野菊》《韩作荣自选诗》《纸上的风景》,诗论集《感觉·智慧与诗》《诗的魅惑》,随笔集《圆的诱惑》《另一种散文》,报告文学集《隐秘与灾变》《城市与人》等。诗歌《凝视》获1993年《解放军文艺》优秀作品奖,《隧道口,飞进一只蜜蜂》获1984年北京文学奖,诗集《韩作荣自选诗》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韩作荣诗歌的类型 一是抒发对季节的感受,描写地域风情与民俗。比如,《雪季·中篇:腊月》,这类诗歌写得质朴生动,口语化的随意中又带有智性的规范。 二是对爱情漩涡矛盾体验的揭示,这类诗歌在他的创作中取得的成就最高。比如,《重叠的水》。 三是具有较强的现代意识的探索之作。比如,《无为三章》、《火域》等。 三、“后朦胧诗”的崛起 知识分子写作 (一)海子 诗集有《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海子诗全编》等。他的诗歌追求一种神言与人言相融合的精神体验,而他所理解的神和人类所劳作的土地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欧阳江河 诗集有《透过词语的玻璃》《谁去谁留》。多关注对纯粹的不及物的语言的把握和操作,具有“纸上花”的特点。 (三)西川 诗集有《隐秘的汇合》《虚构的家谱》《西川诗选》《大意如此》等。诗风比海子节制,委婉温和,不为情绪所操纵。 知识分子写作诗群的诗人们认为,诗歌的创作首先是一种对艺术负责的写作态度,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对诗歌语言的精密处理,充分发挥各种写作技术的艺术效果,从而准确地表达诗歌的主题。这是对过于泛滥的平民化诗歌倾向的否定,也是对所谓“正统”诗歌的挑战。 海子(1964-1989) 海子(1964—1989),原名査海生,生于安徽怀宁。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著有诗集《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诗全编》、《海子的诗》、《海子诗全集》等 海子的诗歌理想 海子处于汉语文学的复苏期,他一直在寻找文学的精神依据。他有亲近自然和农业的情怀,又对西方宗教情境有所向往,但基督教精神的感召并没有最终救赎他。他在诗歌中持续着对精神困境的探讨,但所探讨的问题本身并不具有时代性。海子努力在诗歌当中建立属于自己的诗歌帝国,这在汉语诗歌中几乎没有任何本土依据。他要在汉诗中自己填充被时代淘空的精神帝国,重新进行灵魂规划。 “我把天空和大地打扫干干净净/归还一个陌不相识的人/我寂寞地等,我阴沉地等/二月的雪,二月的雨”。(《黎明》)1989年元月5日,北京飘雪了。直到元月7日,在海子的诗中,大雪还是纷纷扬扬下着,没有停止。然而,海子身披夜的尘土,并没有在这场雪中变白。“我的灯和酒坛上落满灰尘/而遥远的路程上却干干净净/我站在元月七日的大雪中,还是四年

文档评论(0)

5611907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