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知识728PPT.ppt

  1. 1、本文档共2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基础知识728PPT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㈠整体观念 含义:关于人体自身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认识。 整体观念是一种思想方法,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和治疗所有领域。 ;一、整体观念; △任何一个局部的病理变化,都不应把它看作局部的问题,而应从整体去分析。 例: 目赤肿痛 肝火亢盛 舌体溃烂 心火上炎 结论:中医病理学注重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的统一性。 ; 人体生理系统简表;(2)生命物质的同一性 ——精、气、血、津液是 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们相互转化,分布于各脏腑器官,保证了各脏腑器官机能活动的统一性。;(3)功能活动——协调为用 任何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都是在 其它脏器的密切配合下完成的。 任何一个体表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都与内脏的活动密切相关。 五脏与精神活动密切相关,形与神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4)病理方面——相互影响 体表组织器官与内脏的病变相互影响 脏腑之间的病变相互影响 形神病变相互影响 ; △治疗疾病 对于局部病变,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主张从整体上加以调治。 ; 对于某一脏腑的疾病,不是仅调治本脏腑,而注重协调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和全身气血。 例: 心气不足,血行无力,既可补益心气,也当补益肺气以助心行血。 胆气郁滞,胆汁排泄不畅,可疏肝理气。 结论:中医治病把局部与整体相结合,治疗注意调整机体,从本论治。 ; 例: 眼科疾患,可从调治肝(肝开窍于目) 口舌糜烂,可清心泻火(心开窍于舌) 耳鸣耳聋,可益肾补精(肾开窍于耳);2.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1)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相应” 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一般病证,大多是白天病情较轻,傍晚加甚,夜间最重。; 地理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调查资科表明:哈尔滨出生的足月婴儿 身高比昆明出生的足月婴儿要高18.31 至15.30厘米 ; (2)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 ●诊断治疗方面 △诊察疾病 依据“有诸内,必形诸外”(《孟子》),从整体出发,察外知内。 整体变化必然反映于相应的形体官窍 诊断疾病 从局部病变可测知整体气血盛衰 ;(5)诊断方面——为临床上从外测内提供了依据。 《内经 》:“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朱丹溪曰:“欲知其内,当以观乎外”。; 例: 面色苍白、舌淡、脉细无力 心血不足 结论:中医诊病,不仅重视局部病变或症状,更重视通过病变的部位或脏腑分析它与整体的关系,把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分析方能得出正确诊断结果。; ⒊辨证论治的概念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2、辩证论治的基本概念;辨证的基本概念;论治:是在通过辩证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的过程。 论治的过程分为:因证立法,随法选方,遣方用药; 同病异治 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感冒可因其病因病机和病人体质的不同而出现风寒、风热、风湿、风燥、气虚等不同的证候,因而有辛温解表、辛凉解表、辛润解表、益气解表等相应的治法。 ; 异病同治 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不同的病变,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大致相同的“中气下陷”的病理机制,表现为大致相同的证候,故皆可用补益中气的方法来治疗。 ;薛霁 ;目 录;治则,即治疗疾病的总原则。它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 论治精神指导下,对临床治疗立法、处方、用药,具 有普遍指导意义。; 第一节 防治原则;一、养生与预防;(一) 未病先防;(二) 既病防变;既病防变;二、治病求本;(一)正治与反治;1.反治; 1.热因热用:是以热治热,即用热性药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 3.塞因塞用:是以补开塞,即用补益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 ; 征象 本质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