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四)-5PPT.ppt

  1.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学史(四)-5PPT

第二讲 明代戏曲 第一节、明代戏曲体制及其变迁 一、北杂剧与南杂剧。 尽管彪炳一代的元杂剧在元末便已衰微,但杂剧作为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学样式,还是挟其文体惯性,在明代戏曲舞台占有一席之地。 不过,随着明初定都南京,中国文化重心与政治重心、经济重心,皆由北方转移至南方。纯用北曲的杂剧,逐渐失去往日魅力,并不断受到活跃于南方的戏曲艺术------“南戏”的影响而发生新变。 ;以谭正璧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所录明代作家统计,共1401人,籍贯可考者为1340人,其中属于南方者1165人,占87%;北方者仅175人,占13%。整个北方地区的文学家总数,还不及苏州府(195人)一府之多。 明代张羽《董解元西厢记搊弹词序》云: 今之缙绅先生,既多南士,渐染流俗,异哉所闻,故率喜南调,而吴越之音靡靡乎不可止已……间闻北调,纵不为厌怪,然非心知其趣,亦莫能鉴赏。其间故信而好者,不多有之。 ;明代杂剧的新变,首先体现在曲调上,即由纯用北曲,变为南北合用、甚至纯用南曲。 北曲,即金元时期北方戏曲所用的音乐,源于北方地区的民间音乐,七声音阶,主要以弦乐伴奏,旋律急促; 南曲,即宋元以来南方戏曲所用的音乐,源于南方地区的民间音乐,五声音阶,主要以管乐伴奏,旋律舒缓。;明徐渭《南词叙录》云:“听北曲使人神气鹰扬,毛发洒淅,足以作人勇往之志”,而“南曲则纡徐绵渺,流丽婉转,使人飘飘然丧其所守而不自觉。”;其次是突破元杂剧一人主唱(生或旦)的定规,变为灵活演唱,包括独唱(不限于生旦)、对唱、轮唱、合唱等形式。 再次是突破元杂剧一本四折的定规,其长度多在一折至十余折之间浮动。譬如王九思《中山狼》杂剧,只有一折;而杨讷《西游记》杂剧,则长达六卷二十四折。 这种经历新变后的杂剧,被称之为“南杂剧”,它与另一戏曲品种,即在南戏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传奇”,颇为相似,最主要的差别就是折数的多寡。;譬如徐渭《四声猿》十折,包括《狂鼓吏》一折、《翠乡梦》二折、《雌木兰》二折、《女状元》五折; 沈璟《博笑记》二十六齣,包括《巫孝廉》(三齣)、《假活佛》(三齣)、《义虎记》(四齣)等十种; 沈璟《十孝记》三十齣,包括《兄弟争死》、《郭巨埋儿》《王祥卧冰》等十种,每种均三齣。 尽管如此,折数的多寡,仍然是区分明代杂剧与传奇的主要标志、也是较为直观的标志之一。 ;二、南戏与传奇。 所谓“南戏”,即指宋元时期流行于南方(以浙江地区为中心)的戏曲艺术。其体制特征有:主要以南曲演唱;角色分工较细,分生、旦、净、丑、外、末、贴七种,各角色均可演唱,演唱方式包括独唱、对唱、轮唱、接唱及合唱;多穿插净、丑、末等角色之插科打诨;剧本可长可短,长至五十六折(齣),短则一二十折(齣)。 现存最早南戏作品,乃《永乐大典》卷13991所收《张协状元》;代表作有 “荆刘拜杀” 及高明《琵琶记》。 ;明初,南戏继续发展,并逐步进入宫廷和文人的视野。 明陆容(1436-1494)《菽园杂记》卷十云:“嘉兴之海盐、绍兴之余姚、宁波之慈溪、台州之黄岩、温州之永嘉,皆有习为倡优者,名曰‘戏文子弟’,虽良家子不耻为之。” 据徐渭《南词叙录》记载,明朱元璋对南戏《琵琶记》极为欣赏,云“《五经》、《四书》,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记》,如山珍海错,富贵家不可无”,“日令优人进演”。; “传奇”形成于南戏的基础之上。它继承了南戏的体制特征:以南曲演唱、演唱方式灵活多样、剧本往往多达数十折等。但又具有若干南戏所无的新特征: 曲调声腔:南戏多用里巷歌谣、村坊小曲,音乐较为随意,格律也不甚讲究;传奇则吸收南北曲的优势,逐渐形成余姚、海盐、弋阳、昆山四大声腔,明万历之后,更以昆腔独霸曲坛,其音乐呈现出规范化、格律化倾向。 角色分工:传奇较南戏更为细致,由原来的七种增加至十余种,譬如“旦”角就分为:正旦、贴旦、老旦、小旦等。 ;文本体制:南戏不分齣、亦无齣目;传奇则分齣,一本有二十至五、六十齣不等,每齣均有两字或四字标目,如“惊梦”、“寻梦”(《还魂记》)、“折柳阳关”、“陇上题诗”(《紫钗记》),有利于案头阅读。 作者群体:南戏作者多为民间艺人及书会才人之类,而传奇作者则多为文人,而且不乏著名文人。由于作者身份的不同,其审美观念及文学趣味也产生差异。;总之,“传奇”是明清时期南曲系统以文人创作为主体、文学上规范化、音乐上格律化的长篇戏剧。 传奇取代北杂剧成为明清戏曲之主流,直至清乾隆时花部(即昆腔之外的地方戏曲声腔)兴起。 ;第二节:明代杂剧 一、明初藩王与杂剧的贵族化。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实行藩王分封制,二十六子中除两个夭折外,其余二十四子俱封为王。为防止藩王权力膨胀,酿成叛逆之事,朝廷向藩王赏赐剧本及乐户,希望他们醉心伎曲,消磨意志,远离政治。 明李开先《张小山小令后序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