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香蕉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标准-》香蕉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ICS 65.020 B 16 N Y 中华人民共Sn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1 475--2007 香蕉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Technical criterion for banana pest control 2007—12—18发布 2008—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 1475—2007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符悦冠、陈万梅、刘奎、黄武仁、张方平、韩冬银。 1 NY/T 1475—2007 香蕉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香蕉主要病虫害防治的原则、要求及推荐使用药剂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香蕉种植区香蕉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57香蕉组培苗 NY/T 5022无公害食品香蕉生产技术规程 3推荐使用药剂的说明 本标准推荐的杀菌/杀虫剂应是经我国药剂管理部门登记允许在香蕉或其他水果上使用的。不应 使用国家严格禁止在果树上使用的和未登记的农药,当新的有效农药出现或者新的管理规定出台时,以 最新的规定为准。 4香蕉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4.1 主要病虫害及其发生为害特点,参见附录A、附录B。 4.2主要病虫害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针对香蕉大田及采后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及发生特点和防治 要求,综合考虑影响病虫害发生的各种因素,协调应用检疫、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对病虫害进行 安全、有效地防治。 4.2.1选择健康种苗。种苗质量应符合NY/T 357之要求。 4.2.2加强水肥管理。水肥管理参照NY/T 5022之6和7的要求执行。 4.2.3加强田间巡查监测,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根据经验防治指标,及时采取防治措施进行控制。 4.2 4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应充分考虑各防治措施对病虫害的影响,注意轮换使用药剂。 4.2.5最后一次使用农药与收获期的时问间隔应符合GB 4285、G13/T 8321规定的安全间隔期。 4.2.6严格按照药剂推荐使用浓度或剂量进行使用。 4.3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4 3 1香蕉炭疽病 4.3.1.1防治措施 4.3.1 1.1 田间防病护果:在抽蕾开花期,即自苞片张开后即开始喷药保护幼果;抹去果指残留花器; 及时清除和销毁病残体;果实断蕾后果指开始上弯时喷施预防性药剂后套袋保护和防病。 4.3.1 1.2适时采收和及时进行采后处理:远地销售的香蕉果,其成熟度宜在七八成左右时采收;应选 择晴天采果,采前5 d~7 d田间停止灌水;果实采收后及时脱梳和进行药剂处理后置于13(2~15。C和适 MY/T 1475—2007 合湿度下贮运。 4.3.1.2推荐使用的主要杀菌剂及方法 抽蕾后苞片未打开前开始选用醚菌酯、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百菌清、甲硫·咪鲜、多硫悬浮剂或 0.5%半量式波尔多液等杀菌剂田间喷雾,连用2次~3次,隔7 d~15 d 1次,可兼防黑星病。 采果后24h内选用异菌脲、噻茵灵、抑霉唑、咪鲜胺锰络合物或咪鲜胺等浸果,1min~2min后晾干 包装。 4.3.2香蕉轴腐病 4.3.2 1防治措施 4.3 2 1.1田间防病护果:参照4.3.1.1.1执行。 4.3 2.1.2适时采收和及时进行采后处理:参照4.3.1.1.2执行。 4.3.2.2推荐使用的主要杀菌剂殛方法 参照4.3.1.2执行。 4.3.3香蕉叶斑病 4.3.3.1防治措施 4.3 3.1.1及时清除蕉园的病叶及病株残体:生长季节应加强平时田问巡查,及时掌握田间病情及剪 除植株下层老叶、枯叶、病叶并集中烧毁。 4.3 3.1 2控制种植密度:矮秆品种的种植密度不大于3 000株/hm2,中秆品种不大于2 250株/hm2, 高秆品种不大于1 800株/hm2,种植形式宜利用宽窄行或双株丛植。 4.3.3.1 3使用药剂预防与治疗;在发病初期或从现蕾期前1个月起选用药物进行防治,隔15 d~20 d 喷施一次进行预防,连续使用3次~5次。雨季或叶片病斑不断增多、或病斑从下层叶片向上部叶片蔓 延时,可10 d~15 d喷施1次进行预防和治疗。 4.3.3.2推荐使用主要杀蘸剂及方法 选用百菌清、代森锰锌、0.5%半量式波尔多液、氢氧化铜或双苯三唑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