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罪全书读书笔记
《罪全书》读书笔记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词曲部读书报告
四库全书是从清乾隆时编纂。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之一,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
纵览一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实为其之博大丰富而倾倒。倾倒于经部的严谨规范,倾倒于史部的浓重明智,倾倒于子部的包容与繁多,倾倒于集部的绮丽雅致。但其中有一部分总是使我手不释卷,那就是这部书中的卷一百九十八集部五十一零词曲类。读罢这一部的提要,我发现我已经被其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了。
词曲一部从宋代晏殊开始介绍宋元经典词曲书目,既涵盖了每部书的作者简介,也对书中主要内容经行了介绍,所采词曲集类型多样,书目繁多。这点书中也有提及“词为五类:曰别集,曰总集,曰词话,曰词谱、词韵。曲则惟录品题论断之词,及《中原音韵》,而曲文则不录焉。”既包括别总两种集子,也包括词话词谱,词韵等等。其中收录晏殊,柳永,欧阳修,苏轼,黄廷坚,秦观等名家的大量作品。
提要的中的每部书都会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在阅读中我也发现一些问题。
首先,我认为编纂者在编纂词曲部时候,对于作者的生平及经历介绍较少。这一点,使得我在阅读这些篇目时不能对其中一些知名度相对不是那么高的作者进行了解,从而降低了对读该部书的兴趣。其次,该部分以作者姓名及书目划分,系统性不够强,无法使读者迅速找到想阅读的书目,为查找书目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再者,这一部分多推介一些主流书目,意为对当时社会进行正确的政治引导,可是这种选择书目的原则造成了一些问题,我们后世的读者只能从统治者或掌权者的角度去欣赏词曲,无法领悟到词曲传于民间的洒脱于现实,这是阅读者的一大损失。最后,在有限的内容中,书目简介显得不够全面,为说明书目中所记载的词曲风格情感,而着重引用书中已有内容,显得有些刻板生硬。
当然,这部伟大的书目总集也存在着它的大量优点,表现在它所囊括的数目之多和涉及诗歌风格之多上。这部书涉及了大量的关于宋词和元曲方面的资料,对于古典文学尤其是宋词元曲的研究重要意义。它不仅起到了归纳和汇总的作用,还大大便利词曲的研究考证。 提及词曲部,我在阅读之后感触最为深刻的宋词集是晏殊所撰写的《珠玉词》。《名臣录》称“殊词名《珠玉集》,张子野为之序”。子野,张先字也。今卷首无先序,盖传写佚之矣。殊赋性刚峻,而词语特婉丽。读罢一部《珠玉词》,我对晏殊的作品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晏殊是宋词的先驱者。《珠玉词》被认为是宋人流传后世的第一部词集。无论晏殊还是《珠玉词》都对宋词的发展有着极深远的影响。
宋初词坛上雅词与俗词并存,晏殊以文坛领袖的身份带领宋词走“尚雅”的道路,他的作品从环境、人物到语言各方面,都表现出雅致之貌,就象他的词集名为《珠玉词》,珠圆玉润,风格俊美,就象珍珠美玉一般。晏殊词受花间词影响,但他能脱去那种镂金错采的堆砌雕琢之病,独辟新径。在艺术技巧方面,他更臻纯熟,比“花间”词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因此,晏殊词具有以下一些极高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价值。
一,在生活中且行且吟的意趣
通常,许多词评家认为,晏殊词题材狭窄,多为“耽于享乐,无病呻吟”之作,故而“思想价值不大”,但我却认为不然。《珠玉集》总集134首,从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感时叹物、离愁别恨、宴会祝词等方面内容。阅及这本诗集,我读到他对生活的感触。在《浣溪沙》中我读他的“月好谩成孤枕梦,酒阑空得两眉愁。”明冷的月光在枕边晕开化成幽静的梦,漫出斑驳的时光。酒罢人去楼空,颓然剩下他一人对月成诗,国忧家难交织成眉间隐隐的哀愁。这是一种难得的清净与哀伤交汇的情态,晏殊以他非凡的笔触记录下对世事的不满和担忧。
又如“衣上六花非所好,亩间盈尺是吾心。”一句,词人见落雪而引发对广大农民的同情和担忧,从此中可窥见如同杜甫一般“忧天下”的悯博之心。晏殊虽然20岁便知桎梏,但依然对百姓和普通人民留有悲悯之心,足见他的博爱。再如,《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句颇富哲理。描绘秋日晚景的同时写词人独上高楼的寂寞和哀愁,一方面表现作者心中的寂寞失意,又道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残缺,若有若无间平添了几分味道。
二,宫廷题材下的感叹
此外,晏殊的人生经历影响了他的诗词风格。晏殊自小博学多识,十几岁就被张知白以神童举,30岁便成为翰林学士,监制太常寺,丰富的人生阅历使得他见惯宫廷生活,
词曲中有大量描述宫廷生活及宴会宴饮的场景.35~53岁间,晏殊辗转官场,多次在宫内高层 之间转换.当然,珠玉词中有诗句为证”楼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铁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VIP
-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案.doc VIP
- 松下DC-GX9GK高级功能说明书说明书.pdf VIP
-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ppt VIP
- 2025年租房合同范本(可直接打印)与租房合同范本(标准版) .pdf VIP
-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1 《单元写作小专题》.ppt VIP
- 道路白改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VIP
- 【新教材】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八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及进度表.pdf VIP
- 2025年医德医风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ZOOM声乐乐器H8 使用说明书 (Chinese)用户手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