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技巧四则精选.doc

写作技巧四则精选.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写作技巧四则精选

写作技巧四则 写作技巧四则 (一) 下面我们介绍一些小技巧,帮助你在高考作文中拿高分。 1.审题是关键 近几年来材料作文越来越受到追捧,各省市高考作文都喜欢拿出材料让考生自己理解,那么审题既是关键,一点要扣住题目所给材料想表达的观点,千万不能偷换概念,作文要求写诚实你却写善念。这是一大忌。 2.动笔之前列提纲 有很多同学会说“考试时间已经非常紧迫了,哪有时间列提纲?”但是越是时间紧迫,列出提纲越能在你手忙脚乱的情况下帮助你理清思绪。列清提纲后,你知道哪一段该写什么,哪一段可以穿插一些什么样的名言俗语、诗词典故。 可以让阅卷老师清晰看出文章的思路,不会显得杂乱无章。如果时间紧张,提纲就简练些。 3.好的题目与开头是亮点 好的题目往往更容易吸引老师的眼光。好比络上俗称的标题党,到底该怎么拟题呢?对于成绩一般的考生,应该采取特别措施。 拟题的办法:有2个,(1)考前先去百度搜索一下作文拟题目,可以找到作文老师讲述的类似技巧。(2)考生考前赶紧去翻阅最近一年的读者和青年文摘的合订本,根据题材,选择几十个比较精彩的标题适当背诵下来,考试的时候就可能采用到。 考试作文的开头方法很多:六要素开头法、题记开头法、悬念开头法、引名句开头法、排比句开头法、拟人式开头法、设问式开头法、对偶式开头法、博喻加对仗开头法,合用修辞开头法、巧述典故开头法,解题式开头法、名人问答开头法、诗文引用开头法。考生们最好准备好一些关于道德、学习、礼仪、爱国、美德等方面的典故、名人名言,到时候就用得上。至少,你看到作文的时候,脑子里会闪现出上述前七八个开头方法。 4.注意作文的结构,合理划分自然段 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显得少了,八九个段落,显得琐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况,段落以五六个段落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洁,不要涂改得乱七八糟。我的看法是,考试作文每段最好别超过5行,顶多是5行半。切忌一段都八九行,写成“大肚子作文”。一旦给阅卷老师视觉上的疲劳,影响他的心理,分数就会受影响。 5.结尾点题是关键 结尾是总结全文。如果是记叙文,要注意抒情。如果是议论文,则要注意归纳。无论如何,最好要扣准标题。怎么扣呢?如果你实在拿不准,就在结尾段的第一句,把题目说一下,然后归纳全文观点就可以了。 6.考前范文积累 除了上述考试临场技巧外,我们更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建议考生考前翻阅大量的范文,积累一些考试作文的结构。如果写记叙文,最好翻阅《读者》和《青年文摘》,其中的一些散文,结构是很好的,可以把写作的梗概和套路归纳出来。考试的时候完全可以引用其文章内容。关于感情、爱国、人生之类的优美语言可以分别背一些。关于国家大事,时事政治和要闻要注意搜集。譬如,去年有奥运,今年是建国 60周年,还有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等,都可以做考试作文的题材。 7.作文字迹要清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永远是字迹。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得工整清晰。记住,考作文考的是内容,而不是书法,切忌字迹潦草,马马虎虎。 (二) 在法定公文中,“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显然,“意见”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看法、想法。党政公文的意见,是指各级党政机关对重要问题提出建议、主张和处理办法的意见性公文,属于多个方向行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事物层出不穷。各机关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如果原有政策规定不够明确,或不相适应,就需要上级机关进行正确、及时的指导,以提出见解、措施,规范人们的行为,为下一步完善和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做好必要的准备。而指导工作又不能使用刚性很强的“决定”等公文文种,那么,“意见”作为法定公文文种,既成为下级向上级或向平级机关提出解决有关重要问题的见解和处理办法等方面建议的渠道,又成为上级在发现下级遇到有关重要问题时,提出见解和办法措施,对下级予以指导的途径。在多年的实践中,“意见”较好地解决了呈转性公文中长期存在的难题和上级在指导工作中的弹性问题。 京佳公考申论研究院专家建议考生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和把握: 首先,对“意见”文种的这一界定: 1.不是“重要问题”不得采用“意见”。意见所涉及的内容必须是“重要问题”,即当前工作中所遇到的涉及全局性、方针政策性的重大事项和主要问题,特别是新问题。“重大”是就“一般”而言,“主要”是就“次要”而言,“新”是就“常规”而言。 2.“意见”中要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所谓“见解”,就是对工作中发生和出现的问题要能够作出全面中肯的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文档评论(0)

wdjp11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