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奉献的土地释出油花精选
在奉献的土地释出油花
在奉献的土地释出油花
——赴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定边采油厂采风速写
有诗曰:天若棋盘星作子,地似琵琶路是弦。这个比喻中不难感受到路同跳动的音符似乎产生了某种天然的契机。而踏上路途的车辆和人们就是寻找这特别音符的问道者。当2012年6月14日“纪念毛泽东同志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及油田职工作家协会走进一线采风活动组赴定边采油厂采访的时刻起,这些音符中变奏出悠扬悦耳动人的信天游、变奏出奉献的“采油树”、变奏出定边采油厂石油人众志成城为突破200万吨战天斗地喷涌而出的“油花”……
一曲信天游带我“走三边”
“三边”是靖边、安边、定边的合称,陕北和内蒙古毛乌素沙漠交界的地方。大巴车从腰鼓之乡安塞踏上高速公路起,思绪里我便如扎起羊肚子手巾的陕北汉,赶着骡子哼唱起民歌“走三边”踏上了征途……悠扬的笛声在耳畔荡涤和着厚重朴素的黄土地恰如其分,在思绪深处勾勒苍翠明亮的线条。车过安塞、至靖边、经安边、达定边,车窗外苍凉广袤的黄土塬、被风切割的土堡、静默的长城遗址,还有天高云淡的景致在起伏的山野中流淌,一路将我深深的陶醉。
一道道(个个)水来(哟)一道道川(唻)
赶上(哟)骡子儿(哟)我走(呀哎嗨)走三边
一条条(的那个)路上(哟)人马马(那个)多
都赶上(的那个)三边(哟)去把(那)宝贝驮
三边(那个)三宝名气大
二毛毛羊皮甜干干草,还有(那个)大青盐
…………
山有有(的那个)灵气(哟)地有好出(那个)产
而今又(的那个)三边(哟)又把(那)宝贝添
提起个三边新三宝名更大
石油煤炭天然气,运到北京和西安
陕北,我热爱的故乡、红色的土地,只有在这块高原黄土里生长出的信天游从无数代生息于万千“受苦人”心窝飞出的信天游,才是这样地震撼着我的心灵。这里,曾经在战争年代,由毛泽东和老一辈革命家、仁人志士点燃燎原火种,红色革命的岁月也曾如火如荼,红色的旗帜招展,战斗的硝烟弥漫。1936年6月17日—21日,在彭德怀直接指挥下,红15军团第78师师长韩先楚、政治委员崔田民率军5天内连续攻克定边、盐池,两座县城相继解放。中国工农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后,1936年在定边县创办中共中央党校,毛主席亲自担任中央党校校长,学校的日常工作,由董必武和成仿吾等领导负责,毛泽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多次在定边运筹帷幄,指挥红军战斗,发展壮大了陕北革命根据地。
此刻,陕北/我俯首你的脚下,叩拜你慈祥的土地/红的旗帜,红的岁月,信天游嘹亮/陕北,站在黄土坡上的那是谁/迎着山丹丹花奔跑,迎着东升的旭日奔跑/海一样通红的土地……
当我们来到定边县时,扑面而来的是崛地而起的现代化建筑、一幢幢林立的高层建筑、即将开放的体育场馆……城市生机勃勃、人们意气风发,这个县城85%的财政收入来自石油,到处洋溢着因石油发展而改变的新气象。定边县最美丽的地方是新区南端,定边采油厂大楼高耸,王子大酒店傲然挺立,钻采小区及新建的职工兴源南北小区环境优美、建造新颖。临近的五中学生如潮涌进,南大街、献忠路、西环路、青松挺立、华灯座座……采油厂门前匆匆来往的行人中,我看见有很多身着红色工装的定边石油人,他们胸前点缀的山丹丹花一团团、一簇簇娇艳的开放……在大干夺油会战期间,他们是来自“前线”的采油工,也仿佛是当年从“前线”归来的红军战士。虽然这块土地硝烟战火、战马嘶鸣早已尘归于沧桑岁月,但涌激于我心头的仍然有一种身临“火线”的冲动和激情。
始建于1993年的定边采油厂从无资金、无技术、无设备的“三无困境”起步,走过了经营改造边缘残次井、自钻自采、规模经营和科学管理的奋斗历程。定边找油人不知道有多少次地跋涉于荒原的沟沟壑壑,不知道喝过了多少咸水,尝过了多少风沙。他们没有上班下班之别,没有白天黑夜之分。当东方的第一缕晨光唤醒黄土高原时,天地间出现了他们振臂大干“揭盖井”的剪影,当夜幕降临,燃起篝火迎接明天太阳时,又是他们这一群“不要命”的寻油人。
从“走三边”民歌的声息中,去感受于那苦情的倾诉,从它豪放的韵律中,也能感受黄土地的馈赠——三边(那个)三宝名气大/二毛毛羊皮甜干干草/还有(那个)大青盐/提起个三边新三宝名更大/石油煤炭天然气,运到北京和西安。说起“新三宝”之一的石油,陕北是我国发现和使用石油最早的地区之一,据历史记载,人们发现并利用陕北石油,始于秦、汉时期(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东汉班固在《汉书#8226;地理志》记载:“高奴有洧水,可燃”。北魏郦道元,在其地理名著《水经注》中做了更为详细的记载:“高奴县有洧水,肥可燃。水上有肥,可接替用之”。石油一词最早出现在北宋学者沈括的《梦溪笔谈》中:“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境内出脂水,即此也……沈括还并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1904年(光绪三十年)11月陕西巡抚曹鸿勋等人向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