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沁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沁新煤矿
联
合
排
水
试
验
方
案
目 录
第一章 水文概括………………………………………………2
第二章 开采现状与涌水因素分析……………………………5
第三章 雨季前后矿井涌水量………………………………..7
第四章 排水试验……………………………………………..8
第一节排水试验准备工作…………………………….8
第二节试验目的与能力校核………………………..10
第三节排水安全措施………………………………..11
第四节排水试验检验内容……………………………12
第五节水泵排水能力要求
第一章 水文概况
一、气象条件
井田地处山区,地形高差大,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属大陆性气候,根据沁源县气象台1956-2009年观测记录降雨量最小为381.3mm(1956),最大为834.3mm(1989年),年平均降水量656.7mm,蒸发量最小为1379.0mm(1984年),最大1729.5mm(1986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2.5倍,多年平均蒸发量1501 mm。冬春两季雨雪较少,年最大雪深22cm(2009年)。极端最高气温36.4℃,极端最低气温-23℃,平均最高气温18.1℃,平均最低气温4.8℃。结冰期为十月下旬至次年三月份中旬才缓缓开始解冻,年最大冻土深度为700mm。
本区夏季多东南风,冬春季多西北风,平均风速2m/s。
二、水系及主要河流
井田地表水不发育。井田北东部有李元河流过,沿北部边缘为东西向冲沟,雨季水流汇入李元河,井田内多为冲沟,较大冲沟为西部南北向的北沟,河谷平时无水或溪流,雨季出现洪水流,南流汇入柏子河,柏子河南流汇入沁河,本区地表水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
三、含水层
1、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
分布在山涧沟谷地带,岩性为黄白色砂质粘土、亚粘土、砂砾层及砾石层,厚度变化大,因地形而异,该层渗水性含水性均好。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一般以泉、潜流形式向沟谷排泄。该含水层不甚发育,据勘探钻孔资料单位涌水量为0.66L/s.m-0.91L/s.m,为浅层富水性弱-中等的砂砾孔隙含水层。
2、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岩组
(1)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碳酸盐岩溶含水岩组
主要由K2、K3、K4灰岩组成:K2石灰岩为10号煤层顶板,岩性为深灰色致密坚硬石灰岩,致密块状,局部质不纯含泥质,裂隙较发育,钻液消耗量一般在0.1-1.00m3/h,个别达15m3/h全漏,属富水性弱的含水层。K3石灰岩为7号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岩性为深灰色,块状,质较纯,裂隙较发育,钻液消耗量一般在0.30-0.60m3/h,个别钻孔有所增大,属富水性弱的含水层。K2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为下组9+10号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岩性为深灰色,致密,坚硬,含燧石结核,局部变相为石英砂岩,据钻孔对太原组灰岩抽水试验结果,钻孔C3t抽水单位涌水量0.0097L/s.m,属弱富水性。据以往资料,地表泉流量0.002-0.102L/s,钻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0.0004-0.102L/s.m,属弱-中等富水性。
(2)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砂岩(K8、K9)裂隙含水岩组
二叠系砂岩含水层主要为下石盒子组的K9、K8砂岩,山西组的K7砂岩,其岩性多为中-细粒砂岩,平均厚度分别为4.78m、3.87m、5.24m,裂隙发育较差,冲洗液消耗量不大,分别为0.09、0.18、0.09m3/h,根据详查钻孔山西组抽水试验资料,单位涌水量在0.0002-0.047L/s.m之间,水位标高829.26-978.54m,属弱富水性。
(3)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K10)砂岩裂隙含水岩组
二叠系基岩风化带含水层富水性特征与基岩风化裂隙发育程度有关,受地质构造、岩性、埋藏深度和季节性补给条件影响,裂隙发育深度一般在基岩面以下50-80m,其富水性差异较大,属弱富水性。根据现有资料,钻孔单位涌水量0.061L/s.m,渗透系数0.1079m/d,水位埋深18.85m,水位标高834.30m。
3、碳酸盐岩类溶裂隙含水岩组
区域内主要指奥陶系石灰岩地层,厚度大约470.0m。其上部峰峰组为9+10号煤层底板间接充水含水层。详查钻孔揭露峰峰组,厚度121.65-165.76m之间,其中供水井揭露至下马家沟组,揭露奥灰厚度318.22m,奥灰顶板标高西部高,东部低,井田位于整个岩溶水系统的径流区,根据详查钻孔奥陶系岩溶抽水试验证实,单位涌水量0.0073-0.237L/s.m,标高932.4m,多为弱富水性。但由于岩溶裂隙水存在不均一性。在奥灰埋藏较浅处,背斜轴部附近,可形成相对较好的富水区。随埋深增加,含水层的富水性明显减弱。
四、相对隔水层
1、石炭系中统本溪组
主要隔水岩性为铝质泥岩,一般厚度15m左右,系一较好的隔水层。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