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黑龙江科技大学测量学实习报告
黑 龙 江 科 技 学 院
测 量 实 习 报 告
实习名称: 《普通测量学》实习
专业班级: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12级
姓名学号: 刘建华 2012020997
小组学号: 一班第二作业小组
指导教师: 孙江 叶欣
起止时间: 2013年5月7日至17日
测区概况
秦皇岛石门寨地质教学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北28km,其高斯坐标为y=20714-20728km,x=4437.2-4455km,总面积近389.2km2。 石门寨地区位于我国燕山山脉东麓、渤海之滨。四面环山,以石门寨为中心,成一盆状地形,通称柳江盆地,测区大致位于中部。该区主要地物为沉积矿产。如煤、耐火粘土、烧制石灰原料石英砂岩,冶炼熔剂白云石和萤石,建筑材料及烧制石灰的石灰石。
二、平面控制测量工作
1、起算数据:
起算数据表
点 名 坐 标 坐标方位角 点之高程 X (m) Y(m) J36 270°00′00″ J1 2000.000 2000.000 100.00 2、踏勘、选点布网:踏勘测区整体情况如何,有什么困难?选点布网是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测区整体情况:测区围绕基地周围,多店铺,行人,大型机动车,灰尘较多,测点环绕总长1500多米。
困难:测区周边布有煤矿,大型车辆较多,即使在道旁仍存在安全隐患,测区多行人,车辆,极容易遮挡测量时的视线,为测量带来麻烦。
选点考虑:1、选点处的位置处泥土松软,方便钉钉来固定位置
2、测点多数在道边,尽可能保证同学们的安全。
3、测点多在较偏僻的地方,以免行人触碰,发生危险。
4、点与点之间没有和或有较少障碍物,为测量带来方便。
3、导线测量外业:
I、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选点布网原则
a、导线的总长及平均边长必须符合规范、规定
b、点位应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
c、相邻点间通视良好,地势较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d、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部
e、导线的边与边之间宜沿着平缓的路径延伸,尽量避免突然大倾角延
f、导线各边的长度应大致相等
II、水平角度测量
a.经纬仪架在控制点上,用脚螺旋进行对中,再伸缩架腿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然 后调节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也居中。通过对中观察器观察是否居中, 否则反复调平。
b.望远镜调成盘左,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对 准目标,记录数据。顺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读数并记录数据。
c.望远镜调成盘右,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对准目标,记录数据。逆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读数并记录数据。
d.在读数之前一定不能忘了精平,否则读数无效。
e.两次测量角之差不能超过40秒,否则重测。
III、量边
a.用钢尺进行往返测,读数至毫米,K不大于1/2000;
b.边长超过钢尺长度时,须用经纬仪定线。定线偏差不超过3厘米。
IV、我的工作 我的工作是部分角度的测量,部分距离的测量,大部分数据的记录与检核。
V、遇到的问题
a.在仪器的安置过程中,对中、精平时不会技巧
b.拉尺时,尺很难拉紧
c.用经纬仪时先是找不到目标,之后是找不到中丝,这严重影响我组进度
d.很难所定目标
e.有的距离超限,得定线,这样我学到了很多
f.工作时,行人和大型机动车带来许多困难,进行过程还损坏了钢尺。
4、平面控制测量的内业计算:
我们组在计算数据上有着详细的分工,我们先是用高差和钢尺测出的距离计算水平距离,在利用已知方位角推算出37个点的方位角,最后用方位角和水平距离计算得出坐标增量,再计算出坐标。我的工作是将已经计算好的数据抄写在记录纸上,在抄写时要认真仔细看是否有错误。 经过这个步骤,我深深地体会到,如果作为一名测量人员,不细心是不行的,否则会浪费很多时间,甚至造成补测、返工等一系列我们不想看到的事情。
5、绘制平面控制网形图
附图1
三、高程控制测量工作
1、建立高程控制网:采用等外闭合(附合)水准路线控制方法。
I.外业测量
a.测量时方法 改变仪器高前:高差=后尺中丝读数-前尺中丝读数; 改变仪器高后:高差=后尺中丝读数-前尺中丝读数。
b.测站检核:变动仪器高后,测得两次高差后互相比较,超过5mm重新测量,满足精度要求,就求出两次高差的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