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灸疗法 ppt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灸疗法 ppt课件

南医三院康复科 汤合杰 南医三院康复科 * 天灸疗法 ——三伏灸 康复科 汤合杰 * 南医三院康复科 汤合杰 * 天灸概念 天灸疗法:是中医灸治疗法中非火热灸法中的主要方法,又称发泡疗法、自灸、冷灸。通过将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可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通经入络,达到温经散寒,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 南医三院康复科 汤合杰 * 天灸历史渊源 天灸的雏形。 天灸一词首见唐孙思邈的《千金要方》,该书载有:“用旱莲草椎碎,置手掌上一夫,当两筋中(间使穴)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谓之天灸,尚能愈症。” 晚清外治名医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对天灸的论述最为详尽。吴氏认为内服汤药与外贴膏药有“殊途同归”之效,“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 南医三院康复科 汤合杰 * 天灸疗法-作用机理 局部组织的刺激作用 经络穴位的调衡作用 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 神经调节作用 免疫机能作用 * 南医三院康复科 汤合杰 * 功效适用范围 天灸疗法适用于内、外、妇、儿各科疾病治疗,应用范围比较广泛。 尤其是对于一些疑难顽症有独特的治疗作用。 * 南医三院康复科 汤合杰 * 天灸的种类(一) 蒜泥灸? 将大蒜(以紫皮蒜为优)捣烂如泥,取3~5g涂敷于穴位上,敷灸时间为1~3小时,以局部皮肤发痒、变红起泡为度。如敷灸涌泉穴可治疗咯血、衄血;敷灸合谷穴可治扁桃体炎;敷灸鱼际穴可治喉痹等。? * 南医三院康复科 汤合杰 * 天灸的种类(二) 斑蝥灸? 取斑蝥适量研为细末。使用时先取胶布一块,中间剪一小孔如黄豆大,贴在施灸穴位上,以暴露穴位并保护周围皮肤,将斑蝥粉少许置于孔中,上面再贴胶布固定,以局部发痒、变红、起泡为度,然后去除胶布与药粉;也可用适量斑蝥粉,以甘油调和外敷;或将斑蝥浸于醋或95%酒精中,10天后擦涂患处。适用于牛皮癣、神经性皮炎、关节疼痛、黄疸、胃痛等病症。? * 南医三院康复科 汤合杰 * 天灸的种类(三) 白芥子灸? 将白芥子研末,醋调为糊膏状,取5~10g敷贴穴位上,用油纸覆盖,胶布固定;或将白芥子末1g,放置于5cm直径的圆形胶布中央,直接敷贴在穴位上,敷灸时间为2~4小时,以局部充血、潮红或皮肤起泡为度。适用于风寒湿痹痛、肺结核、哮喘、口眼歪斜等病症。? * 南医三院康复科 汤合杰 * 天灸的种类(四) 其他? 如甘遂粉敷贴中极治尿潴留;马钱子粉敷贴颊车、地仓穴治面神经麻痹;吴茱萸粉用醋调后敷贴于涌泉穴治疗高血压、口腔溃疡、小儿水肿等;葱白捣烂敷贴患处治急性乳腺炎;五倍子、何首乌各等份研末用醋调成膏状,每晚睡前敷于脐中,次日晨取下,治小儿遗尿症。 * 南医三院康复科 汤合杰 * * 南医三院康复科 汤合杰 * 什么是三伏天? 我国古代有将“伏”表示天气热的意思。每年北半球“伏”天的开始多是在小暑后大暑前。天文历法规定,“伏”天为“三伏”,分别叫“头伏”、“中伏”、“末伏”(又叫一伏、二伏、三伏),总计30或40天。 “头伏”始日必须是在“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一庚为10天),即常言“夏至三庚便是伏”。第三个带“庚”的日即为“头伏”开始之日,如今年7月19日,恰好是第三个庚日开始,亦即“头伏”开始之日。 * 南医三院康复科 汤合杰 * 为什么中伏可以是10或20天? 历年的“头伏”(又称初伏)开始在7月中旬。干支纪年法规定“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开始之日。而“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开始之日,即末伏是以“立秋”这个节气为起算点的,因此中伏到末伏就不一定是10天 。 * 南医三院康复科 汤合杰 * 三伏灸的概念 “三伏灸”是“天灸”疗法的一种,依据中医学的“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以经络腧穴及时间治疗学为基础,选择化痰、平喘及补益肺脾肾的药物精制成药膏,在“三伏天”的炎热季节,敷贴穴位以治疗顽固性呼吸系统等疾病。 * 南医三院康复科 汤合杰 * 三伏灸功效特点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利用三伏天气候炎热时机,在背部的五脏六腑俞穴,敷以辛温、逐疾、走窜、通经、平喘药物,温煦阳气,驱散内伏寒邪,提高脏腑生理和抗病能力。 配方和取穴不同,功效有差别。 * 南医三院康复科 汤合杰 * 临床应用 哮喘、小儿痉挛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肺部疾患。 久病阳虚证如五更泄、虚寒胃痛、肾虚腰痛。 过敏性鼻炎、虚人感冒等由体虚、免疫功能低下而引起的疾病。 颈肩腰腿痛、风湿病。 * 南医三院康复科 汤合杰 * 临床应用注意 (一) 适用于各类有相关适应症的人群; 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所用中药有些为有毒之品,有些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故孕妇、发热、严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