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沉郁顿挫.PPTVIP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甫诗歌沉郁顿挫

杜甫和他的诗歌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南瑶湾村,又名杜工部,出身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官僚家庭。 他所处的时代是唐帝国由盛而衰的急剧转变时代。他经历了安史之乱前的开元盛世,也经历了安史之乱。他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 这时唐王朝还强盛,仓廪相当充实,可是玄宗开始好大喜功,开拓边疆,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社会上已经隐伏着不安定的危机。杜甫对此有所预感,但并未正视。他过的是登山涉水、高歌游猎的浪漫生活。他在这时期写的诗,根据他自己的叙述,可能已有数百首,不过只有二十几首流传下来,主要是五言律诗和五言古体诗。其中虽有象《望岳》那样不同凡响的作品,但总的说来,还没有超越杜审言那一时期名诗人的水平。 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匎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還实要津。 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蘋,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兵 车 行 杜甫的思想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 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当其理想累受挫折, 又遭到战争和生活的折磨之后,他逐渐认识了封建社会的严酷现实,忧国忧民的思想与年俱增。 杜甫诗歌的思想性 从思想性方面来说,杜甫诗歌沉郁顿挫,具有深沉的现实感和历史感。 诗中始终贯穿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这也就是杜甫诗歌中表现出的鲜明强烈的人民性特征,并达到了以前作家不曾有的高度。 1、对人民的深刻同情。 2、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3、对统治阶级的各种祸国殃民罪行的强烈 憎恨。 杜诗的艺术风格 沉郁顿挫,是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杜诗的艺术风格 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 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与老杜的经历、思想和美学观念均有密切关系。他的阅历极其丰富,思想极为复杂,政治上的由自信自负到受压抑,使其追求的美学思想受到扭曲,由壮美一变而为沉郁。 从唐诗的发展看,杜甫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杜诗是唐诗发展的一个转折。 1.集诗歌之大成,把现实主义推向高峰。 2.杜甫在思想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 3.杜甫在诗歌的艺术风格、形式上对后世有无穷影响。 杜甫诗歌赏析 《羌村三首》 * 杜甫一生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漫游(712—746)即诞生到35岁。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岁至44岁。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三年。 4、飘泊西南时期(760—770)49岁至59岁去世。 ???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二、35-44岁,困守长安十载。(开始) ???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一个看管兵器的小官。 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 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表达了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深情,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概括了社会上尖锐的矛盾,又描绘了“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的家庭景况,这是他十载长安生活的总结,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杜甫京华困顿十年,功业无成,但却对上层社会和统治阶级有了深入的了解,开始创作出许多揭露统治阶级腐朽生活,反对穷兵黩武的开边政策的诗篇,为后来现实主义光辉乐章的不断涌现奏响了序曲。 三、45-48岁,为官与陷贼时期。(高潮)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做左拾遗。由于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