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山东省国学达人挑战赛题库及答案.docVIP

2015山东省国学达人挑战赛题库及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山东省国学达人挑战赛题库及答案

2015年山东省国学达人挑战赛题库及答案1、 怎样理解孟子所提出的大丈夫精神〃?答:孟子认为,那些在政坛上地位显赫的人物,并不是大丈夫。大丈夫之“大〃, 不是指外在形貌,也不是指权力大、地位高、财富多,甚至也不是指学问高、能 力强,而是体现在做人的修养、理想抱负、人格操守。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就是要坚守做人的准则,立身行事,能伸能曲,能上能下,堂堂正正,清清白白, 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这便是伟大的大丈夫精神丨大丈夫的精神核心是大公 无私〃,认识到正义在己,从而坚贞不渝,不因境遇的变化而变化,不为外力的 阻碍而放弃,甚至可以为正义而献出生命。2、 怎样理解孟子所提出的浩然之气?答:所谓浩然之气〃,它是指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一种正义凛然的精神状态, 不是一般所谓的精气〃、血气〃,而是充满正义、充满仁义道德的正气、骨气。 这种气,阳刚、强劲,气壮山河,气贯长虹。这种浩然之气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不 受外物的引诱而坚持正义,服从真理,刚直不阿,坚忍不拔。3、 怎样理解孟子所提出的舍生取义〃?答:孟子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生命是最美好的,也是最应该珍视的。但是, 如果生命与正义不可两全,二者必须作出抉择的话,我们就不能苟且偷生,而只 能舍生取义。因为正义的价值高于生命的价值,为正义而牺牲生命,死得其所, 重于泰山。舍身取义〃是大丈夫遵循的最高人生准则。4、 简要论述孟子仁政学说〃的主要内容。答:孔子首创仁学,孟子继承并发展成为仁政学说,这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 心。在政治上,仁政主张王道〃,反对霸道〃,反对兼并战争。在经济上,仁政 主张减轻赋税和制民之产。在思想文化方面,仁政主张兴办学校,加强教育。5、 简要论述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容。答:孟子认为,人向善的本性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不是从客观外部世界 所取得的、不是后天形成的,只是人们不曾领悟罢了。孟子认为,在人性问题上, 上自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人人都是一样的、平等的。人作为生物的自然属 性,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孟子的论题;孟子论述的是人的道德属性,而道德属性 是社会的产物。孟子是中国思想家中第一个系统地论述人性善的哲人。当然,在 我们今天来看,所谓人性,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6、 简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涵答:此处的罢黜〃和独尊〃,不是指禁止其他学派的存在,而是在官学中只 以儒家为尊。此处的儒术〃,己经是根据汉帝国长治久安的需要,兼容了法家、 名家、阴阳家等学派的合理成分的新儒学这是中国学术文化和政治文明一次成功 的转型7、 董仲舒学说和思想的特点是什么?答:第一、以革除秦敝〃,重振王道,追求国家长治久安为目标。第二、在阐述其思想源泉和理论依据时,充分尊重孔子思想的原意,并从历 史(纵向和现实(横向两个层面的对比分析中揭示汉朝健康发展所需要正视和解 决的问题,并提出解决之道。第三、其学术、思想在理论和运用两个层面都深刻而系统。但理想主义气息 过重,所以使他曲高和寡。8、 朱熹是如何论述民富与君富的关系的。答:“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独富。有若(孔子弟子)深言君民一 体之意,以止公之厚敛,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民富具有逻辑上的优先性。富其君者,夺民之财耳,而夫子尤恶之。〃批判鞭挞那些为了满足君主 私欲而恣意搜刮百姓的官员。9、民本主义思想在朱熹的政治生涯和学术思想中有何鲜明体现 答:朱熹的天理〃所欲去的人欲〃首先是针对以皇帝为代表的上层统治阶级 而不是广大民众的。朱熹为官始终注重民生疾苦,注重社会财富的分配和司法活动的公正合理。朱熹最痛恨和一有可能便予以制裁、约束、引导的都是那些在政治上、 经济上、文化观念上对普通民众巧取豪夺、滥施淫威的社会阶层贪官污吏和豪 强、奸商。朱熹的教育活动全面体现孔子的有教无类〃原则。朱熹的教育思想中的富人教育观十分珍贵。这是实现他的民本主义愿望 的一种内在要求宋朝皇帝普遍滥用大赦,朱熹对此表示反对。但其出发点主要是体恤贫 弱民众的疾苦。朱熹为官的风格是亲民〃和爱民〃。当然民众也敬爱他。10、 老子在《道德经》第22章中曰:“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 少则得,多则惑。请你加以简要的解读?答:老子告诫人们,委屈反而能保全,弯曲反而能伸直;低洼反而能充盈, 陈旧反而能更新;少取反而有收获,贪多反而会迷惑。其实这是老子希望人们牢 记:“物壮则老〃、否极泰来〃、物极必反〃的道理,在生活中应当采取一种低姿 态,切莫强势以对,强两者不得其死。11、 老子在《道德经》第42章中曰:“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你是 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答:老子这段话,是典型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是中国人最崇尚的人生哲学, 即事物或因外部条件有所不足反而促其发展良好,事物或因外部条件很好反而成 为其发展的束缚。比如两棵树,一棵缺乏人照理,饱经风霜雨雪,反而有了更强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