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培训讲义 诊断课件
一、什么是麻风病? 麻风病又叫“癞子”或“大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传染性皮肤病,在我国流行已2000多年。麻风杆菌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麻风杆菌侵犯皮肤黏膜,在临床上表现为斑疹、丘疹、浸润、溃疡等,麻风杆菌侵犯周围神经,使周围神经发生形态和功能的改变,表现为皮肤损害处感觉丧失、失汗、干燥、毛发脱落,局部组织吸收、萎缩,甚至产生严重的畸残。 二、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 麻风病的病源菌是麻风杆菌。麻风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是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人破损的皮肤和粘膜直接接触病人含有麻风杆菌的皮损或粘膜损害。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破损的皮肤或粘膜经常接触病人用过的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而造成感染。感染了麻风杆菌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主要决定于本人机体对麻风杆菌的抵抗力(免疫力),据调查统计95%以上的成人对麻风杆菌有免疫力。世界上曾有二十多人自愿把麻风病杆菌接种到自己身上,经观察都没有发生麻风病。证明麻风病发病率很低,并不可怕。 二、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 直接接触传染:研究证明,多菌型麻风病人上呼吸道是向外界环境中排菌的最主要途径,其皮损有破溃时也可向外界排菌。因此,健康人接触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排菌的皮肤或吸入病人含菌的飞沫后而感染,少数免疫力低下者即可发病。与具有传染性的麻风病人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接触者发病率高,可能与长期密切接触有很大关系。目前尚未发现麻风病有遗传倾向。 三、得了麻风病有哪些表现? 麻风病的平均潜伏期为3-5年,大多数患者缓慢发病,早期症状多不明显且无特异性,患者往往不知不觉地得上了麻风病,甚至出现了畸残才去就诊。由于麻风菌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因此患病后也突出表现为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各种皮肤损害和以神经粗大、神经炎为主要特征的神经损害症状、体征。 三、得了麻风病有哪些表现? 1、面部浮肿、发红、发光,似酒醉面容,常伴有眉毛稀疏脱落及脸部蚁行感或异物感。 2、身上生斑、起结节或斑块,有的斑块象癣,但不痒,用治癣的方法治不好。 3、皮肤麻木、不出汗,特别是那些斑和斑块处,有的筋痛(神经痛)作风湿治疗无效。 4、手指伸不直,虎口无肉(肌肉萎缩)形如鸡爪。 三、得了麻风病有哪些表现? 5、足底溃烂,无明显疼痛,久治不愈。 6、走路跛脚,步态异常。 7、口角歪斜,不能做吹口哨动作。 8、眼睛闭不拢,似兔眼。 麻风病可具备上述症状,但有上述症状者不一定是麻风病,应找医生仔细检查,以求确诊。 三、得了麻风病有哪些表现? 为便于各级防治人员和广大干部群众掌握和报告麻风病,将麻风病特征概括为十大线索口诀作为参考: 1、生疮生癣,不痛不痒; 2、红斑白斑,麻木闭汗; 3、虎口无肉,手指弯曲; 4、吊脚跛行,歪嘴兔眼; 5、眉手脱落,面如酒醉; 6、手足起泡,不知痛痒; 三、得了麻风病有哪些表现? 7、四肢筋痛(神经)、疼痛难忍; 8、足底溃烂,久治不愈; 9、面部结节,耳垂肥大。 10、长期接触,勿忘检查。 四、麻风病的症状 皮肤症状 斑疹 丘疹 结节 斑块 弥漫性浸润 麻风性结节性红斑 溃疡 疱疹 、萎缩、瘢痕 其他损害 四、麻风病的症状 神经症状 形态变化 :神经粗大、神经脓疡与钙化、神经 纤维化 神经功能障碍 :浅感觉障碍、神经痛、运动障 碍、营养性障碍、循环障碍 五、体征 皮损伴麻木 周围神经粗大 皮损查菌阳性 皮损活检有麻风特异性改变 六、畸残分级 四、神经损害检查 麻风杆菌的嗜神经性,决定了周围神经损害成为麻风病的主要特征之一 由于麻风杆菌对外周神经细胞、皮肤、粘膜具有亲和力,细菌直接侵入或由于麻风反应/神经炎时的神经水肿所致 可发生在诊断时、化疗期间和化疗后 一旦发生,必须及时诊断处理,避免导致不可逆损伤和继发畸残 七、神经损害检查 神经损害的好发部位 眶上神经--经眶上切迹出现于额部,与眉弓垂直上升 耳大神经--胸锁乳突肌中上1/3后缘 面神经--颞支和颧支 桡神经--肱骨桡神经沟处 正中神经--上臂和腕管 尺神经--肘关节、腕部尺骨茎突 腓总神经--腘窝和腓骨小头后上方 胫神经--内踝下方 七、神经损害检查 七、神经损害检查 形态检查 按顺序沿神经通路进行 双侧对比粗细、硬度、均匀度、触痛及放射痛等 七、神经损害检查 感觉功能检查 患者在闭眼或以物遮盖双目的情况下进行 先测痛觉,再测触觉和温度觉 检查者应细心,并做适当的重复 七、神经损害检查 感觉功能检查 圆珠笔法 :方法简便,适用于现场,现已得到广泛应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