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知识培训及应急演练PPT.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防知识培训及应急演练PPT

* 3、干粉灭火器在喷射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能横卧或颠倒使用,否则不能喷粉。 * 4、在室外使用时注意占据上风方向。 出料口静电打火 引起一场大火 当场死亡20人,重度烧伤38人。 出料口静电打火 引起一场大火 ——事故经过 2011年11月30日晚,某炼油厂聚丙烯车间聚合操作工,将聚合釜内已反应完的粉料按照操作规程放入氧含量合格的闪蒸釜内。 闪蒸操作员按照工艺要求对此批粉料抽真空,充氮置换处理后,经化验岗操作员分析可燃气浓度合格后,再经去活处理后20时7分通知包装岗位开始出料。包装班班长接到出料单后,带领大家到现场出料包装缝袋,当时出料已达2t,20时17分,出料口突然起火,进而蔓延至整个包装现场,造成当场死亡20人,重度烧伤38人,直接经济损失4300万余元。 ? * * * * * * * * * * 1、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增 强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 2、为了维护公司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公司生产能顺利进行,保证公司效益不断提高。 培训目的 目 录 一、消防工作概述 三、火灾基本常识 四、灭火基本常识 五、火灾逃生知识 二、惨痛的教训 燃烧的概念: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 和(或)发烟的现象。 燃烧的必要条件:又称燃烧三要素。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 引火源 助燃物 可燃物 明火、高温 电火花等 空气、氧气、高锰酸鉀、过氧化鈉等 木材、汽油、液化气等 (一)火灾的定义 火灾是指在时间上、空间上失去控制的一种燃烧。 (二)火灾的分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E类火灾: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 (三)室内火灾的发展过程 初起 全面发展 下降 A 轰燃 C B 1、火灾初起阶段 产物:水汽、二氧化碳、少量一氧化碳 温度:火焰温度≥500℃,室温略有上升 2、火灾发展阶段 产物:烟、毒性气体 温度:环境温度可达到500℃以上,上层气温达到400-600 ℃---轰燃 3、火灾下降阶段 产物:氢气、甲烷 温度:室内温度下降到500℃左右,突然引入较多新鲜空气---爆燃 4.熄灭阶段 (四)火灾的一般原因 1、人的因素(如放火、乱扔烟头、违章用火用电等) 2、设备的原因(如超负荷用电、线路缺乏维护检修等) 3、物料的原因(如易燃易爆品) 4、环境的原因(如雷击、自燃) 5、管理的原因 目 录 一、消防工作概述 三、火灾基本常识 四、灭火基本常识 五、火灾逃生知识 二、惨痛的教训 (一)灭火的基本方法 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就可以使燃烧熄灭,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危害。根据燃烧原理和灭火作战实践,灭火的基本方法有: 1、冷却法。 2、窒息法。 3、隔离法。 4、抑制法。 引火源 可燃物 燃烧过程中的链式反应 助燃物 对一般可燃物来说,能够持续燃烧的 ⑴、冷却法: 条件之一就是它们在火焰或热的作用下达到了各自的着火温度。因此,对一般可燃物火灾,将可燃物冷却到其燃点或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水的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作用。 火场上,除用冷却法直接灭火外,还经常用水冷却尚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防止其达到燃点而着火;还可用水冷却建筑构件、生产装置或容 器等,以防止其受 热变形或爆炸。 ⑵、窒息法: 窒息灭火法:各种可燃物的燃烧都必须在其最低氧气浓度以上进行,否则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因此,通过降低燃烧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通常使用的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的灭火机理主要是窒息作用。 运用窒息法扑救火灾时,可采用湿麻袋、湿棉被、沙土、泡沫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烧或封闭孔洞; ⑶、隔离法: 就是将火源处或其周围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燃烧会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 就是使灭火剂参与 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使燃烧反应终止,卤代烷灭火剂和干粉具有抑制灭火作用。 ⑷、抑制法: 油锅灭火方法 油锅着火,不能用水直接泼,应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