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7 - 细胞质遗传
绿色(含正常的叶绿体) 斑色(叶绿体 chloroplasts +质体Leukoplasts) 白色(质体Leukoplasts) 1940年后期,Boris Ephrussi 等人在固体培养基上研究酵母的生长情况 有氧呼吸、发酵。 1、 核小菌落 (Nuclear petites) 2、中性小菌落(Neutral petites) 3、抑制小菌落(Suppressive petites) 野生型菌落:grande colony 小菌落:petite colony 图20.18 neutral petites rho-N wild–type rho+N 取名为中性是因为这种类型的小菌落并不影响野生型 这种结果是典型单亲遗传的例子: 在单亲遗传中所有的子代都只表现出一个亲本的表型。 抑制小菌落不同于中性小菌落,因为它对野生型产生影响,多数小菌落突变具有抑制作用。 抑制小菌落rho+ ×rho-S ? rho+/rho-S 二倍体 有丝分裂 99%的小菌落 (取名为suppressive,基于这类小菌落抑制了野生型而产生respiratory-deficient表型) 在这种群体中,小菌落形成孢子产生的四分子。 核外分离:4 petites:0 wild type 核基因分离:2 mutant:2 wild type 抑制小菌落的线粒体对正常的线粒体有抑制效应的可能原因: (1)抑制型线粒体(DNA)可能比正常的线粒体(DNA)复制得更快,并在细胞质中简单地蔓延。抑制型线粒体的相对竞争性在宏观上表现为所观察的品种间的抑制性变异。 三、链孢霉的线粒体遗传 有一种缓慢生长突变型(poky)的链孢霉。 线粒体结构和功能不正常,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发生了变化,氧化作用降低。 野生型:cytochromes a、a3、 b C poky : 缺乏 a、a3、b, 在正常繁殖条件下,突变型可以稳定地遗传下去。 [poky]♀×wild type♂ all [poky] wild type ♀×[poky] ♂ all wild type 表现为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子代某种性状不按本身的基因型发育,而受母体或卵细胞的影响,表现母方的性状。 第三节 草履虫放毒型的遗传 1.草履虫的生殖方式: (1)无性生殖:一个个体通过细胞分裂,成为二个个体,基因型跟原来的个体一样。 叶绿体基因组的特点: 不含5’—甲基胞嘧啶——鉴定ctDNA提纯程度 的指标 编码三大类基因 有关叶绿体遗传系统,包含编码rRNA、tRNA,核糖体蛋白、起始因子等的基因 (2) 编码光合系统的基因 (3)第三类涉及氨基酸、脂类、色素生物合成基因 结构上依其重复序列的特点分为: Ⅰ型:不存在反向重复 如松科、豆科的叶绿体基因组图-51 。。) Ⅱ型:含有大反向重复(5-76Kb),把叶绿体基因组分割 为大单拷贝区(LSC)和小单拷贝区(SSC)(P398),大部分陆生植物和藻类叶绿体基因组属此。 Ⅲ型:含有多个串联重复和散布重复,例如伞藻、纤细裸藻、莱哈衣藻等图-51。 2. 叶绿体与雄性不育 : 玉米正常品系与不育品系叶绿体DNA的限制酶谱有微小的差异。对可育与不育品系叶绿体蛋白质的比较,发现许多作物不育系与正常品系的核酮糖磷酸羧化酶(RuBP)活性存在明显差异等等。但叶绿体DNA缺陷、叶绿体蛋白缺陷引起雄性不育的机理目前还不清楚。 3.叶绿体DNA、线粒体DNA与核DNA的关系 叶绿体基因组同线粒体基因组一样,都是细胞里相对独立的一个遗传系统--半自主系统(semiautonomous system)。叶绿体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都可以自主地进行复制,但同时需要细胞核遗传系统提供遗传信息(关系彩图)。它们之间现已被证明还有遗传物质的交流。 例:椎实螺的外壳螺旋方向由一对核基因控制,右旋(D)对左旋(d)是显性。壳旋方向不由本身的基因型决定,而由母体的基因型决定。 (图8-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