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PPT.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PPT

第二单元 古代东西方的先哲 (一)求职表 姓名 孔丘,字仲尼 国籍 户籍地 身高 婚姻状态 年龄 68岁 专业 毕业院校 特长 应聘职位 工作经历 鲁国 山东曲阜 九尺六 离异 儒学 自学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行政管理(如宰相) 自学礼乐 30岁开始办私学 50多岁任中都宰、司空、司寇 55岁周游列国 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题一:您的工作动机和愿望是什么? 题二:你准备用什么样的办法治理国家呢? 面试 礼、仁、中庸 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 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解读《论语》之礼            思考:礼的含义? 解读《论语》之仁            ﹡子曰:“仁者爱人” 。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克己复礼为仁 ”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思考:仁的含义? “仁”的思想: ①含义: “爱人” 仁爱、关怀、体谅、包容等一切美德,为人处事的最高道德标准。 ③实践方法: 对个人:行“忠恕”之道 对统治者:德政 ②地位: 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进步性; 仁爱有等级 ④评价: 子曰 : “人而不仁,如礼何?” “克己复礼为仁” 思考:仁与礼的关系怎样? “互为表里” 思考:协调仁与礼的方法? “中庸” “仁”是一种内在的修养, 而“礼”则是一种外在的规范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来!民鲜久矣。”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够。”子贡问:“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孔子说:“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 解读《论语》之中庸            思考:中庸的含义? “中庸”的思想: (1)含义: “恰如其分” (2)达到中庸的方法: “和而不同” 思考:中庸与仁礼的关系? 1)要实行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2)中庸是划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依据 面试结果 孔子被拒绝了 请你给孔子一个合适的工作建议: 办学 (二)“孔子学院” 请你为孔子学院写一份招生简章 校训: 办学目标: 课程设置: 办学特色: 办学成就: 仁、义、礼、智、信 “成人”、成“君子” 《诗》、《书》、《礼》 《易》、《乐》、《春秋》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 1.对中国: ①政治: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 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 ②教育: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基础。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③文化:整理六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2.对亚洲: 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 组成部分(日本、朝鲜、越南) 明清以后,孔子学说被传到西方,欧洲一些启蒙思想家从儒学中受到了启发、借鉴和鼓舞 3.对欧洲: (三)、儒学对后世的影响 二、柏拉图的思想 (一)柏拉图思想形成背景  A、① 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同盟战败; ②苏格拉底被处死刑 ——以上两者暴露民主政体弊端。 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日益不满。 B、受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影响 C、游历四方,考察各地 ②二者关系:理性世界与感觉世界是对立 (二)、主要思想: 1、哲学思想:理念论 (1)主要内容: ①世界由两部分构成:理性+感觉 ③理念先于物质存在,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学习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 理性世界(理 念):真实、完美而永恒 感觉世界(具体事物):虚假、残缺而变幻 (2)评价: 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唯心论 2、政治思想:理想国 A、代 表 作: B、主要内容: ①三个阶级构成 ②国家和谐状态: ③国家统治者: 护国者—负责治理国家 “智慧之德” 卫国者—对外御敌,对内保民 “勇敢之德” 生产者—从事生产,要有节制 “节制之德”     ① 为了改变当时希腊民主政治体制的弊端,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   ② 理想国终成乌托邦 C、评价: 哲学王 (最富有智慧、最具正义感和理性) 《国家篇》即《理想国》 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 Vs 主要相同与不同之处? ●相同: ①生活时代: ②周游各地: ③著作文体: ④思想的影响: ⑤政治上:理想;人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