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三首课件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白诗三首课件1.ppt

* * 李白诗三首 《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雄奇的蜀道阻不断诗人的豪情,自由穿梭于现实与梦幻之间,李白告诉我们什么是潇洒和浪漫。当现实已不可改变,那就挥一挥衣袖吧,骑一头白鹿,驾一叶扁舟,我们还有那神仙世界可供远游。 学案1 梦游天姥吟留别 走近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他诞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5岁时随父迁居到四川彰明县。他生长在富商家庭,读书作诗,轻财爱侠,青年以后喜欢旅行,足迹遍及名山大川。他有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天宝元年,42岁那年,通过朋友推荐被召入京。他初入长安城就去拜访当时文坛的名人贺知章,拿出新作《蜀道难》来请教。据说贺知章读完 李 白 走近作者 这首诗,完全被折服了,他惊叹诗人的出众才华,并称诗人为天上下凡的仙人,即“谪仙人”。玄宗“降辇步迎”,欣赏其人,从此李白的诗名更广泛地传播开了。但是李白在政治上并不得志,唐玄宗所赏识的只是李白的才华,把他看作点缀升平和宫廷生活的御用文人,任命他为供奉翰林,这使他感到非常失望。他那蔑视帝王权贵的傲岸作风,又遭到权臣的谗毁。不久,他便离开长安到各地去漫游。李白之所以被人称为“谪仙”“诗仙”,主要是因为他在诗中描绘了自己轻视世俗、飘逸洒脱的形象。他一生写了近千首诗,其中很多表现了诗人的远大理想,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官场腐败的憎恶。李白诗歌中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 宝应元年,李白病死于安徽当涂,终年62岁。 文言实词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实词: 信:①“烟涛微茫信难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 ③“信口雌黄”(熟语) 副词,确实、实在。 动词,相信。 动词,随意。 文言实词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实词: 事: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一事无成”(熟语) ③“无所事事”(熟语) 动词,侍奉。 事业。 做事情。 文言虚词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 之:①“我欲因之梦吴越”。 ②“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④“失向来之烟霞”。 代词,相当于“代指前面越人的话”。 音节助词,相当于“无义”。 主谓之间,相当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文字通假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列缺霹雳 列:通“裂”,裂开。 古今异义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⑴越人语天姥 ⑵失向来之烟霞 语:古,动词,说,谈论;今,多为名词,话语。 向来:古,往昔,今,从来,一直。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⑴栗深林兮惊层巅 ⑵云青青兮欲雨 ⑶虎鼓瑟兮鸾回车 栗、惊:使动用法,使……战栗、使……惊慌。 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鼓:名词用作动词,弹奏。 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⑷訇然中开 ⑸古来万事东流水 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中:方位名词作状语,从中间。 东: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 事:名词用作动词,侍奉。 词类活用 1.《梦游天姥吟留别》开篇两句“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能不能删掉,改为开门见山的方式,如用“越有名山曰天姥,云霞明灭即可睹”开头? 提示:不能。瀛洲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岛,已暗含寻仙的意思。诗人想寻仙,而瀛洲不可寻,这才转而寻天姥。有此两句,下面再写梦中所见仙府图景,才不会使人感到突然。 2.《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游仙诗,表现诗人对仙境的向 往,那么,诗人为什么向往仙境呢? 提示:描写神仙世界,鄙弃黑暗现实,追求个性自由。 3.有人认为《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以“梦”为线索,分别写 了入梦之由(第1段)、梦游之景(第2段)、梦醒之叹 (第3段)。这样分析对不对?为什么?请概括全诗的脉络。 提示:不对。第2段已写到梦醒。全诗脉络为:入梦缘由→梦游历程→仙境出现→梦醒→留别。 4.如何理解“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提示:流露出了人生如梦幻、行乐须及时的消极避世思想,表现出消极的一面。这是诗人在当时社会里陷入重重矛盾之后无可奈何的解脱。 5.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有哪些? 提示:⑴想象丰富。通过梦境的描绘,借助仙界的出现,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⑵构思新奇。歌颂洞天之美丽,以鞭挞唐王朝的丑恶,抒发对天姥的追求,以显示对权贵的憎恨;为惜别而赋诗,却写游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