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功能试验PPT
授课教员:李 鹏 学时数:5学时 第一节 肝脏的结构与功能 一、肝细胞的结构: 肝细胞是由胞质、胞核与胞膜组成。胞质内含有丰富的细胞器。 1、线粒体:人类每个肝细胞内平均含有400个线粒体。其主要功能是将糖、氨基酸、脂肪酸等通过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对缺氧特别敏感,易于损害。 2、内质网:分为粗面与滑面两种,前者是合成各种蛋白质与酶类的场所;后者是糖原合成、贮存与分解的场所,胆红素、激素、染料、药物、毒物等的结合、灭活和解毒也在此进行。 3、溶酶体:内含十种以上的水解酶类,是肝细胞的“清洁工”。 4、高尔基体:与分泌和排泄代谢产物以及合成胞质膜的糖蛋白有关。 5、饮液泡:肝细胞的近肝窦面较多,与物质的吸收与输送相关。 8、核仁:胞核含1-2个核仁,主要含核糖核酸与蛋白质。 7、染色体:遗传信息。 6、细胞质中的基质:含糖酵解、磷酸戊糖通路、氨基酸激活、脂肪酸与胆固醇合成的多种酶类。 9、核膜:双层,部分地方二层融合出现小孔,核内外物质通过它可以交换。 10、细胞膜:可分为三种形态。 (1)、介于二肝细胞间的细胞膜 (2)、面相肝窦的细胞膜 (3)、在二或三个肝细胞之间。 第二节 肝脏功能的检测 一、肝功能试验的临床价值 1、协助诊断各种肝病,有助于了解肝脏损害的程度、转归和预后等。 2、辅助鉴别诊断黄疸,确定黄疸的性质和病因,决定其治疗方针。 3、测知全身性疾病等对肝脏的侵犯或影响。 4、了解各种工业毒物、药物、物理因子对肝脏的损害。 5、肝胆系病人术前测定肝功能。 二、肝功能检测的局限性 1、肝脏有较丰富的贮备和代偿能力,轻度或局限病变时可能会存在假阴性。 2、每一种肝功能试验只能反映某一侧面。 3、肝功能试验大都是非特异性的。 4、肝功能试验受操作方法、仪器、试剂、pH、温度等的影响。 三、肝功能试验的分类 (一)、根据代谢功能分类: 1、胆色素代谢:血清总胆红素、1分钟胆红素,黄疸指数,尿内胆红素和尿胆原,粪内尿胆原测定。 2、蛋白质代谢:血清白/球蛋白,蛋白电泳,各种絮状浊度试验,血氨,血和尿内氨基酸测定。 3、糖代谢: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半乳糖耐量试验等。 4、脂肪代谢:血清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甘油三酯,脂蛋白电泳等。 5、酶代谢:血清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等。 6、染料排泄试验:磺溴酞钠和吲哚氰绿排泄试验。 7、解毒功能试验:马尿酸试验,白浪多息试验 8、其他代谢功能:各种凝血因子,血清维生素B12,维生素A,血清铜和铁,血清胆汁酸测定等。 9、免疫功能试验: (1)、体液免疫:IgG、IgA、IgM测定,各种自身抗体测定。 (2)、细胞免疫: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花环形成试验等。 (3)、吞噬机能:吞噬细胞功能测定。 (4)、肝炎抗原和抗体: 10、肝脏血流动力学测定: 二、根据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分类: 1、反映肝实质细胞损害,肝细胞变性、坏死: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磺溴酞钠试验,吲哚氰绿试验,血清胆红素和尿胆原等。 2、反映肝脏间质炎症试验:γ球蛋白,絮浊试验。 3、反映肝内或肝外胆汁淤积:血清胆红素,总胆固醇,碱性磷酸酶及其同功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 4、反映肝脏纤维化程度:单胺氧化酶 5、反映有效肝细胞总数: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磺溴酞钠试验。 6、反映肝内占位性或浸润性病变:碱性磷酸酶及同功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5-核苷酸酶等。 7、反映原发性肝癌或肝细胞异常增生:甲胎蛋白 第三节 胆红素代谢 一、正常胆红素代谢: (一)、来源和生成: 1、来源:①大部分胆红素是由衰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辅基血红素降解而产生;②小部分胆红素来自组织中非血红蛋白的血红素蛋白质的血红素辅基的分解;③极小部分是无效造血所产生的胆红素。 2、生成:①衰老的红细胞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被破坏,首先除去珠蛋白而分离出血红素;②血红素在单核吞噬细胞内微粒体的血红素加氧酶的作用下,将血红素卟啉环氧化断裂,释放出CO和铁,并形成胆绿素;③胆绿素在胆绿素还原酶催化下生成胆红素Ⅸa。 二、胆红素的运输: 在单核吞噬细胞中生成的胆红素可进入血液循环,在血浆内主要以胆红素-白蛋白复合体的形式存在和运输。与白蛋白较紧密地结合成复合体,一方面改变了胆红素的脂溶性,另一方面又限制了它自由通过各种生物膜的能力,不致有大量游离胆红素进入组织细胞而产生毒性作用。 有一部分胆红素与白蛋白共价结合,可能是白蛋白分子中赖氨酸残基的ε-氨基与胆红素一个丙酸基的羧基形成酰胺键,在血中停滞时间长,称为δ-胆红素。可作为对急性黄疸性肝炎恢复期观察的可靠指征及判断严重肝病预后的指征。 三、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 (一)、肝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及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