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第三章 建筑防火概述PPT
第三章 建筑防火 p48; 什么是建筑防火? ; 建筑物的基本知识;1. 建筑物定义 P48;2. 建筑物分类;2.3 按建筑物高度或地上层数分类
单、多层建筑:指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0m(或已超过24.0m但为单层)的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
高层建筑:指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高度超过24.0m且为两层及两层以上的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
我国和某些国家,对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习惯上称做超高层建筑。 ;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2.4 工业建筑按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
分类方法:
固体按该物质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火灾危险特点进行分类;液体按闪点进行分类;气体按爆炸极限进行分类。;3. 建筑的基本构造组成;;4. 建筑物的结构形式;5. 几个典型建筑物的概念;;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1. 耐火等级的划分;“高规”一类:居住建筑,高级住宅、19层及19层以上的普通住宅,公共建筑。二类:居住建筑,10层至18层的普通住宅,公共建筑。;1.3 意义:
根据建筑物不同性质、不同类型,提出不同的耐火程度要求,做到既有利于防火安全,又有利于节约投资。
具有较高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可使建筑物在一定时间内不破坏、不传播火焰,为人员疏散、消防扑救提供条件,又便于火灾后的修复。;2. 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基准 ——楼板的耐火极限;3. 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选定;;;4. 耐火等级的检查判定;4.2 根据主要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判定:
一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主要组成构件全部为不燃烧体。
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主要组成构件中,除吊顶为难燃烧体外,其余都为不燃烧体。
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主要组成构件中,屋顶承重构件为燃烧体,隔墙、吊顶为难燃烧体。
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主要组成构件中,除防火墙为不燃烧体外,其余都为难燃烧体或燃烧体。
;5. 建筑物耐火等级的选定; 防火技术;1。 建筑火灾概念;2. 建筑火灾的起火原因;一建筑火灾
(一)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
1.初起阶段-OA
2.发展阶段-AC
3.猛烈燃烧阶段BC(轰然点B)
4.下降阶段-C段以后; ;(2) 蔓延流程
主要以下三个方面:
烟囱效应和火风压
孔洞蔓延和窗口蔓延
水平蔓延
;(二)建筑火灾蔓延的途径;4.房间隔墙
如隔墙采用可燃或难燃材料而耐火性能差,在火灾高温作用下被烧坏或失去隔火作用,使火灾蔓延到相邻房间或区域。
5.穿越楼板、墙壁的管线和缝隙
6.闷顶及空调通风管道;不同建筑的火灾特点;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
(1)蔓延途径多
(2)火势蔓延快
(3)疏散困难
(4)扑救困难
(5)火灾隐患多
;二、建筑防火技术;2.1 被动(消极)建筑防火技术
(1)安全疏散技术 (含安全疏散诱导系统)
(2)结构耐火技术
(3)材料防火技术
(4)建筑间距控制技术
(5)防火分隔技术
2.2 主动(积极)建筑防火技术
(1)火灾探测技术
(2)消防设施配置技术
(3)烟气控制技术
;(一)总平面布局防火
在建筑总平面设计时,应进行合理布局;
建筑物之间应保持足够的防火间距;
必须留出消防车道和必要的扑救空间;
(二)提高建筑物耐火等级
(三)合理划分防火分区、防烟分区,设置防火分隔物
采用耐火性能较好的分隔物将建筑物分隔成若干区域的防火技术措施,称为防火分区。;(四)采用安全疏散措施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保证安全出口数量、宽度以及楼梯形式、安全疏散距离和宽度、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等满足建筑物安全疏散的要求。
(五)室内装修防火
正确处理装修效果和使用安会的矛盾,积极选用不燃烧材料和难燃烧材料。
(六)通风、空调系统防火和建筑防排烟措施
这些设备的管道与各楼层、各房间相通,垂直和水平纵横交叉,起火时使成为蔓延传播烟火的重要渠道。
;(七)工业建筑防爆
(八)设置必要的建筑消防设施和器材
室内消火栓、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设施和防烟排设施、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和火灾应急照明、灭火器等建筑消防设施和器材。;第二节 建筑物总平面布和平面布置;1、防火间距:
一幢建筑物起火,相邻建筑物在辐射热的作用下,在一定时间内,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也不会起火的距离。
2 防火间距作用:
(1)防止火灾蔓延;
(2)为火灾扑救提供场地; ?
(3)为人员、物资疏散提供场地。;3.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
(1)热辐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