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动
第四章 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动 目 录 §1 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 §2 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存在证据) §3 岩层的产状和岩石变形 §4 褶皱构造 §5 断裂构造(一)——节理 §6 断裂构造(二)——断层 §1 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 一、构造运动的方向性 二、构造运动的周期性(阶段性、时间性) §2 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存在证据] 一、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 二、(老)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 §3 岩层的产状和岩石变形 一、岩层的产状 §4 褶皱构造 一、基本概念 二、褶曲的基本要素 三、褶曲的基本形态和基本类型 四、褶曲的形态分类 五、褶皱的形成时代 六、褶皱的野外观察 七、褶皱构造的研究意义 §5 断裂构造(一)——节理 一、节理的长度、密度、产状、节理面、节理组、节理系 二、节理的分类 三、节理的研究意义 §6 断裂构造(二)——断层 一、断层的几何要素 三、断层的分类 四、断层的组合类型 五、韧性剪切带(韧性断层) 五、断层的识别 七、断层时代的确定 八、断层的研究意义 §7 地 震 一、几个名词概念 二、地震成因类型 水库蓄水诱发地震 三、地震的分布规律 §8 大地构造学说 关于大地构造学说 一、 地槽—地台学说 1、简史 2、地槽 3、地台 4、地槽与地台的关系 5、对槽台说的评价 二、 板块构造学说 1、大陆漂移说 2、海底扩张说 3、板块构造说(全球构造理论) 板块构造学说存在的问题 三、 地洼学说 1895年,美国地质学家霍尔(J·Hall)提出槽台说。根据:美国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古生代沉积岩层-褶皱-厚约1万米,10倍于美国中部平原地区的岩层——山脉是在地壳的巨大坳陷中形成的。 1885年,奥地利休斯提出地台:(Platform,平坦形态之意),因其内岩层产状十分平缓,因而具有十分平坦的地貌。 1873年,美国的丹纳提出地槽(另译地向斜):沉降槽地(坳陷地带)。 1900年,法国奥格将地壳划分为相对活动的地槽和相对稳定的地台两种基本构造单元。如我国的华北地台区、祁连山加里东褶皱系等。 槽台说的基本观点: ①地壳运动的方向:主要是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是次要的,因而认为地球上的海陆变迁和地质构造主要由地壳的升降运动所造成; ②地壳运动的时空分布:根据地壳的活动周期,将地壳划分成地槽、地台和过渡区等构造单元; ③地壳运动的动力来源:地球内部物质的重力分异作用。物质受热变轻向上流动造成地表上升隆起,物质冷却变重下沉则造成地表下降凹陷。 槽台说即传统的大地构造学说。它是在沉积建造和岩相分析的基础上主要根据大陆型地壳构造的研究建立起来的。 概念及基本特征 地槽是地壳上相对活动的狭长的坳陷地带。 1)相对活动:地槽是地壳上曾经强烈活动的地带。 ①显著的差异升降:早期强烈差异下降接受巨厚沉积,后期强烈褶皱上升形成巨大的山系,升降运动的速度和幅度很大,因而在地槽凹陷里堆积了巨厚的沉积物。 ②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激烈频繁:以线形褶皱、逆掩断层、中基性岩浆活动为特征。 ③变质作用广泛而显著。 ④成矿作用多样:如煤、石油、钨、锡、铜、铁、铅、锌等多种外、内生矿床。 2)狭长的坳陷地带 :长达上千公里,宽几百公里。 槽台说认为,现今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山脉,原来都是地槽而褶皱升起的。如北美西部的科迪勒拉山脉、南美西部的安第斯山脉、亚欧之间的乌拉尔山脉、横贯欧亚大陆呈NW向的阿尔卑斯山脉、喜玛拉雅山脉以及我国的天山、秦岭、祁连山等长条形山脉。 3)与地台相比,在时间上一般指古生代以来曾经有过强烈活动的地带。 地槽的发展过程 1)下沉阶段 地槽强烈下降,伴随海侵,大量碎屑物迅速堆积,形成巨厚(1~2万米)的沉积层-海侵层位;地壳产生断裂;海底火山喷发。 但地槽内部下降有差异,有的地方下降幅度大些,称为地向斜;有的地方下降幅度慢些,相对地隆起,称为地背斜。因此,地槽内部实质上是由一系列相间平行排列的地向斜(坳陷)和地背斜(隆起)所组成。 地槽下沉的原因:①沉积物重量;②熔岩移出;③地幔对流;④下插地壳板块;⑤相转换;⑥深断裂。 2、上升阶段(回返阶段) 当地槽下降达到极限时,就开始上升并伴随海退。 在地槽强烈回返上升时,原来下降时沉积的巨厚岩层受到挤压,发生强烈的褶皱、断裂和岩浆侵入,岩层也遭受强烈的区域变质。 最后,地槽的各个部分都先后褶皱隆起,海水完全退去,地槽变成错综复杂的山脉(又称褶皱带、褶皱系、造山带)。 从地槽下降接受沉积开始到最后经回返、褶皱隆起成为褶皱带的一个完整过程,称为一个构造旋回。一个构造旋回大约经历几千万年到一亿年。一个构造旋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青年突击队”组建及实施方案.docx
- 沪发改投(2012)130号文.docx VIP
- 梵高——.ppt VIP
- 2025年山东黄金集团井下技能工人招聘(202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卷合集).docx
- 液压装配知识培训课件.pptx
- 安全文明施工的安全防护设施.pptx VIP
-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1单元测试含答案 .pdf VIP
- 湖南湘西卫生系统招聘考试(护理学专业知识)题含答案2024年.docx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07SJ504-1:隔断隔断墙(一).pdf VIP
- GB1094.7-2016 电力变压器 第7部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