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第91套).docVIP

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第91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第91套).doc

江苏省仪征市大仪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新人教版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运用(35分) 1.下面文字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juān) D.潜qián移默化 锱zī铢必较 摇摇欲坠zhuì 茅塞sè顿开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质量监管人员的火眼金睛,总能让刻意伪装的假冒产品一下子现出原形。 B.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 D.拜仁队击败多特蒙德队夺得欧冠冠军,消息立刻被拜仁球迷传的满城风雨。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句是( )(3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不遵守交通规则,随便乱闯红灯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B.生活的最重要部分不是去生活,就是对生活的思考。 C.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D.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尊重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5.选出下边说法不恰当的一项( )(3分)作家沈复写的《幼时记趣》生动描述了童年时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的趣事,反映了儿童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 《伟人细胞》的叙述语言轻松活泼,采用大胆的夸张笔法,产生了幽默和讽刺的效果,妙趣横生。 《本命年的回想》全文起笔处,以诗的语言尽数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华夏文明之风扑面而来,下面被衬托的春节也就更加引人注目了。 7.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3)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4)___________________,松间沙路净无泥。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他是_____国人 上联:四季美景养灵性, 下联:          。 二、阅读理解(52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6分) 十五夜望月 月夜 王建 刘方平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9.(1)两首诗写的都是“月夜”,通过听觉觉察到的景物分别是 和 。(2分) (2)“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此句中的“落”用得好在哪里?(2分) (3)“虫声新透绿窗纱”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2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15分)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①之者,芒芒然②归,谓其人曰:“今日病③矣!予助苗长矣。”其子往视之,苗则槁④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①揠(yà):拔 。②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③病:劳累。 ④槁(gǎo):枯死。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自度其足 (2)至之市 (3)及反 (4)非徒无益 11.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 A.反归取之 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C.故时有物外之趣 D.鞭数十,驱之别院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何不试之以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ingmingd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