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检测:《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人民版必修1).doc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检测:《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人民版必修1).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检测:《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人民版必修1).doc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一、选择题 1.太平天国时期的歌谣有号召歌、响应歌、英雄歌、记事歌,用诗体语言和群众口语记述太平天国的光辉历史。“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这一首歌谣(  ) A.属记事歌,再现了太平天国辉煌的历史 B.语言生动,可作为研究起义原因的佐证 C.表明金田已是全国革命志士的向往之地 D.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权仍是一个封建政权 [答案]B [解析]材料中“金田快有新君出”反映了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的事件,A项说法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选B项。 2.范文澜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概括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说:“宗派、等级、享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最能体现“这些特性”的是(  )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京变乱 D.提出《资政新篇》 [答案]C [解析]天京变乱是由农民阶级的内部矛盾引发的,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宗派性,选C项。 3.夜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 A.宣扬人人平等思想 B.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 C.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D.将基督教教义与儒家大同思想结合 [答案]B [解析]太平天国以洪秀全为首进行永安建制,分权于诸王,实际上就是重建等级秩序,再加上各自的行序对应相关的天象,反映了他们借助神权,将权力神化。因此,只有B项符合题意。 4.《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按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  ) A.试图保持社会的公正 B.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C.规划一切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 D.彻底消灭了人们的私有观念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材料表明太平天国对产品实行平均分配的制度,这表明农民阶级试图建立一个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所以B项正确。 5.太平天国曾发布檄文曰:天下为上帝之天下,满洲为胡虏妖人,肆毒混乱……现在皇天震怒,命天王扫除妩摩,廓清中夏。这体现出太平天国运动(  ) A.主张推翻满洲贵族统治 B.主张挽救民族危亡 C.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代表着先进的历史潮流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及对它的历史评价。材料主要说明了太平天国反对满清政府的主张及其原因,并没有针对外来侵略,也没有提到挽救民族危亡的问题,排除B、C两项;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借助宗教推翻清朝统治,不能说其代表先进的历史潮流,排除D项。故答案为A项。 6.《纽约时报》是一家以报道重大事件为主、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报纸。该报在近代某一时段共5个月的时间内,对中国某一事件的报道文章达500余篇;以事件相关城市为标题检索,武汉三镇、北京、南京的报道数量分别为38、50和25篇。判断该事件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辛亥革命 [答案]D [解析]辛亥革命的首义发生在武汉;南京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城市,是革命派的首都;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辛亥革命时期清政府、袁世凯、革命派、西方列强激烈角逐的地方。“近代某一时段共5个月的时间”就是指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到1912年3月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政权这段时间。 7. 1912年5月20日,23岁的上海《民权报》记者戴天仇,在报上发表了一篇只有24个字的时评短论《杀》,“熊希龄(财政总长)卖国,杀!唐绍仪(内阁总理)愚民,杀!袁世凯专横,杀!章太炎阿权,杀!”这篇杀气腾腾的短评得以发表的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独裁卖国,激起民愤 B.上海外国租界集中,自由民主气氛较浓 C.南方控制在革命党手中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言论自由”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分析,评论的内容针对的是当时的政府高官,体现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的“言论自由”。其余选项对题干内容概括不全面。 8.历史的很多时候,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对此,鲁迅先生曾深有感触地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 A.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 B.脱离下层人民群众 C.反封建不彻底 D.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的影响依然存在,突出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说明了辛亥革命反封建的不彻底性。 9

文档评论(0)

mingmingd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