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第16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doc
第十六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33讲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此语实际上( )
A.证实了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
B.说明了路德认同基督教的上帝造物说
C.肯定了印刷术有助于新教思想的传播
D.夸大了印刷术在传播中华文明中的影响
2.(2013年广东梅州高三期末)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对古代科技史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古代欧洲的科技成就比中国的科技成就更高
C.欧洲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近代科学
D.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3.从以下两张图片中能够得出的主要历史信息是宋朝( )
宋朝“桨轮船” 宋代装配的投石车的海军战船
A.科技水平全面领先于世界
B.在军事中普遍使用火药武器
C.在航海中开始使用机器动力
D.科技与军事、航海相结合
4.(2013年广东广州高三期末)陈寅恪先生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成就不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
A.《农政全书》 B.《四书章句集注》
C.《清明上河图》 D.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5.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认为,“耕而不耢(平整土地),不如做暴”。这主要是强调农业生产( )
A.必须讲究耕作方法 B.应当抓紧农时
C.需要改革生产工具 D.如何选种播种
6.明清(鸦片战争前)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农耕文明转向了工业文明
B.总结性科技成就显著,西学东渐已经开始
C.内阁制度具备了近代政体的基本特征
D.批判性进步思潮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思想解放
7.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一套以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为内容的纪念币,涉及马镫、阴阳八卦、算盘、伞、兵马俑,对此最为合理的认识是,我国古代科技发明( )
A.涉及多个领域
B.注重观察和实验
C.是劳动人民发明的
D.都是以服务农业生产为目的
8.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观测”,共设立了27个观测点,其中南海观测点设在黄岩岛。这发生在(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9.某古代科技书籍记载:“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这本书是( )
A.《齐民要术》 B.《授时历》
C.《农书》 D.《农政全书》
10.(2013年广东六校第三次联考)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
A.缺乏理性精神 B.求善而不存真
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D.落后于西方国家
11.16世纪后期,传教士利马窦来到中国,他说汉语、穿儒服,同时宣传西方科学知识,赢得一部分开明封建士大夫的好感。他得到士大夫好感的主要原因是( )
A.带来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B.符合了士大夫经世致用之学
C.天主教有利于新儒学发展
D.借天主教冲击儒学统治地位
12.清代学者黄百家反思中国传统科学理论时写道:“若太极,若阴阳……可任人之诬捏,吾不敢致问,以无所证对也。”可见,他认为中国传统科学理论( )
A.没有完整体系,支离破碎
B.具有模糊性,无法证伪
C.专制束缚严重,缺乏学术自由
D.过分崇拜权威,不敢超越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3.(26分)(2013年广东东莞高三期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
时间 401—1000年 1001—1500年 1501—1840年 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中的比例 70% 58% 29% ——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材料二 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因而轻视和忽视了工匠在科技领域上的重要性。
——[英]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在1501—1840年的科技发展趋势。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三化学暑期微训练:1.4《离子反应》.doc
- 高三化学暑期微训练:2.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doc
- 高三化学暑期微训练:2.2《铝及其化合物》.doc
- 高三化学暑期微训练:2.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doc
- 高三化学暑期微训练:2.5《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doc
- 高三化学暑期微训练:2.6《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doc
- 高三化学暑期微训练:2.7《硫及其化合物》.doc
- 高三化学暑期微训练:2.8《氮及其化合物》.doc
- 高三化学暑期微训练:3.1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doc
- 高三化学暑期微训练:3.12《盐类的水解》.doc
- 202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