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学]高分子材料
塑料的发明20世纪人类的一大杰作 身边的塑料制品 生活制品:包装袋、保鲜膜、水桶、矿泉水瓶、自来水管、下水管道、玩具、 雨衣、椅子、钳子外皮、导线外皮等 学习用品:直尺 、圆珠笔、三角板等 科技产品:电脑、家用电器、身份证塑封、点滴器、学生证等 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 第一节 塑 料 第二节 橡 胶 化学纤维的分类 人造纤维是利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纤维素或蛋白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而制得的纤维。 合成纤维是以石油、煤、石灰石、天然气、食盐、空气、水以及某些农副产品等不含天然纤维的物质作原料,经化学合成和加工制得的纤维。 合成纤维六大品种 涤纶 锦纶 腈纶 维纶 丙纶 氯纶 第三节 合成纤维 功能高分子材料分类 快餐盒的材料 废弃餐盒的处理处置 (回收)循环再利用 重复使用 焚烧处理 填埋处理 自然降解 食用 智能高分子材料的一般分类及应用 三维高分子网络与溶剂组成的体系 含有亲溶剂性基团,可被溶剂溶胀 最大的特点:体积相转变 智能高分子凝胶的制备 起始原料: 单体(水溶或油溶单体) 聚合物(天然或合成聚合物) 单体和聚合物的混合物 两个前提: 主链或侧链上带有大量的亲水基团 适当的交联网络结构 制备方法: 单体的交联聚合 接枝共聚 其它交联或转化等 智能高分子凝胶的刺激响应性与分类 pH响应性凝胶 生化响应性凝胶 盐敏凝胶 热致形状记忆高分子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化学引发剂 辐射技术引发 单体 自由基均聚或共聚 智能凝胶 烯烃类单体 共价连接 天然高分子(淀粉纤维素)及衍生物 温度响应性凝胶 光响应性凝胶 压力敏感性凝胶 电场响应性凝胶 刺激响应性 物理刺激 化学刺激 温度 光 压力 电场 pH 生化 盐 化学、相分离、形状、表面、渗透性、机械强度光、电 刺激 响应 分类 氯丁橡胶(万能橡胶) 常见橡胶 性能: 耐油,耐氧化,耐燃,耐酸碱,耐老化,耐曲挠性及气密性都很好;缺点是密度较大,耐寒和弹性较差 结构式: 用途: 制造运输带、防毒面具,电缆外皮、轮胎、胶粘剂等 硅橡胶 常见橡胶 性能: 是一种耐热性和耐老化性很好的橡胶,它的特点是既耐高温,又耐低温,弹性好,耐油,防水,其制品柔软光滑,物理性能稳定、无毒、生物惰性、加工性能好,缺点是机械性能差,较脆,易撕裂 结构式: 用途: 可用于医用材料,如导管,引流管,静脉插管,人造器管等,还可用于飞机、导弹上的一些零部件及电绝缘材料 氟橡胶是指以碳原子为主链,含有氟原子的聚合物。 氟橡胶化学稳定性高、耐蚀性能居各类橡胶之首,耐蚀性好,最高使用温度为300℃。 应用领域: 化学流程和石油炼化:该密封产品用于机械密封、泵、反应器、搅拌器、压缩机外壳、阀、各类仪表和其它设备上。通常用作阀座、阀杆的填料,隔膜和垫片。 分析和流程上的仪器:隔板、隔膜、柱形配件、箍、垫片等。 半导体制造 食品和制药 航空和航天 氟橡胶 纤维 天然纤维 化学纤维 合成纤维 棉花、羊毛、蚕丝、麻等 再生人造纤维 再生纤维素纤维和纤维素酯纤维等 锦纶、涤纶、腈纶、维纶、丙纶和氯纶等 用低分子化合物为原料,通过化学合成和机械加工而制得的均匀线条或丝状高聚物。 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制得的纤维。 第三节 合成纤维 天然纤维:自然界生长的纤维材料,可以直接用来纺纱织布。 天然纤维的来源: 麻皮、棉花、羊毛、蚕丝 天然纤维的限制 1、棉和麻的种植受地理位置、气候和土壤的限制。 2、羊的放牧需要足够的草场,产量小。 3、蚕的饲育需要大量的人工,受桑树种植条件的限制。 凡能保持长度比本身直径大100倍的均匀条状或丝状 的高分子材料均称纤维。 它可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又可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人造纤维 是用自然界的纤维加工制成,如:“人造丝”、“人造棉”。 合成纤维是以石油、煤、天然气为原料制成的,发展 很快。 1)涤纶(聚酯纤维,的确良) 性能: 显著优点是:抗皱、保型、挺括、美观。对热、光稳定性好。润湿时强度不降低,经洗耐穿,可与其他纤维混纺。年久不会变黄。缺点是不吸汗,而且需要高温染色 结构式: 用途: 是产量最大的合成纤维,大约90%作为衣料用(纺织品为75%,纺织物为15%)。用于工业生产的只占总量的6%左右 2)尼龙(聚酰胺,锦纶,棉纶) 性能: 强韧耐磨、弹性高、质量轻,染色性好,较不易起皱,抗疲劳性好。吸湿率为3.5%~5.0%,在合成纤维中是较大的,吸汗性适当,但容易走样 用途: 约一半作衣料用,一半用于工业生产。在工业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