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_面向对象的需求获取与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1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章_面向对象的需求获取与分析

第九章 面向对象的需求获取 与需求分析 本章提纲 面向对象的需求获取 面向对象分析(OOA) UML 面向对象的需求获取 需求工程的目标是定义构造系统的需求。需求工程主要包括两个活动: 1)需求获取,即导出用户可理解的系统规格说明 2)需求分析,其结论是给开发人员无二义性解释的分析模型 需求获取是获得系统必要的特征,或者获得客户能接受的、系统必须满足的约束。 9.1 面向对象的需求获取概述 需求获取是关于开发人员、客户和用户之间为了定义新系统而进行的沟通。 在需求获取过程中,如果无法及时发现所犯错误,将使得整个系统交付延迟。 错误可能包括: 遗漏了系统必须支持的功能, 不正确的功能描述, 引起误导或不可用的用户界面, 无用功能,等等 9.1.1 对需求获取的总的看法 需求获取将注意力放在系统目标的描述上。开发人员、客户和用户共同标识了一个问题域,定义了解决这一问题域的系统。这类定义称为需求规格说明,可用于开发人员和用户之间的沟通。 在分析过程,对需求规格说明形式化,产生分析模型 需求规格说明和分析模型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其所用语言和记号的不同: 需求规格说明通常用自然语言来书写; 分析模型通常用形式化或半形式化方式表示出来 基于用例的需求获取过程 1. 获取原始需求 2. 开发一个可以理解的需求 2.1 识别参与者 2.2 识别用例 2.3 构建用例图 3 详细、完整地描述需求 进行用例描述 4 重构用例模型 4.1 识别用例间的关系 4.2 对用例进行组织和分包 获取原始需求的技巧 需求获取包括如下活动: (1)标识参与者 (2)标识场景 为了获得未来系统将提供的典型功能,开发人员对用户活动进行观察并开发出一组带有细节的场景。 (3)标识用例 一旦用户和开发人员确认了一组场景,开发人员将从场景中导出一组能够完全表示未来系统的用例。 (4)求精用例 通过细化每一个用例,以及使用带有错误处理的用例和使用异常条件处理的用例,描述系统的行为。开发人员应确保需求规格说明是完全的。 (5)标识用例之间的关系 (6)标识非功能性需求 即对用户可见的非功能需求的方方面面进行标识。这些内容包括系统性能上的约束、文档、将要消耗的资源、其安全性和其质量等。 需求获取的信息来源 在需求获取期间,开发人员将访问不同的信息资源,包括: 客户提供的与应用域相关的文档和手册 (将被未来系统替换的)遗留系统的技术文档 用户和客户本人 9.1.2 需求获取概念 1. 功能需求 功能需求描述了系统与其独立于系统实现的环境之间的交互。环境包括: 用户 任何其它与该系统进行交互的外部系统 对卫星表系统的功能需求概述 卫星表是一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显示使用者所在地时间的手表,该手表具有确定位置和时区转换功能 卫星表通过卫星将位置信息存储到手表中,使得手表拥有者无需留心对时间的调整。 当手表拥有者跨越时区时,或跨越执行夏令时的行政边界时,卫星表会自动调整时间和日期。 卫星表的显示面板有两行,上面一行显示时间(时、分、秒、时区),下面一行显示日期(星期、日、月、年)。 卫星表通过购买手表时配送的串行设备进行升级。 2. 非功能需求 根据Jacobson等人提出的FURPS+ 模型,非功能需求分四类: 可用性 (Usability) 可靠性 (Reliability) 性能 (Performance) 可支持性(Supportability) 1.可用性 用户是否能够比较容易地学会操作此系统,准备系统所需的输入,并理解系统的输出 2.可靠性使得使用者对系统提交的服务具有足够的信心。它包括 可靠性,即系统或构件在指定条件下和给定时间内完成其所要求功能的能力 健壮性,即在不正确输入提供或者压力环境条件的情况下,系统或构件能正确完成功能的程度 安全性,即当缺乏对灾难后果的考虑时,系统所能够承受的打击能力的程度等 3.性能需求是系统要考虑的定量属性,比如 响应时间,即对用户输入而言,系统响应的快慢程度 吞吐量,即在一个指定的时间量内,系统能完成的工作量 有效性,即当提出使用要求时,系统或构件的可操作性和可访问性程度和准确性 4.可支持性关注的是在部署改变后系统所处的状况,包括 可适配性,即改变系统以适应外部应用域的能力 可维护性,即改变系统以适应新技术或找出错误的能力 国际化,即改变系统以适应国际习惯的能力 非功能需求的其它分法 非功能性需求还可以被分为: 实现需求: 对系统实现进行的约束,比如使用特定工具、编程语言和硬件平台 接口需求: 由外部系统施加的约束,比如遗留系统、信息交换格式等 操作需求: 系统管理和操作设置方面的约束 分包需求: 系统实际提交方面的约束 卫星表的非功能需求 卫星表的质量需求 ?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