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隋唐时期的政治1
元朝人戈直编集的《贞观政要集论》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评论唐太宗的话:“夫太宗之于正心修身之道,齐家明伦之方,诚有愧于二帝(炎黄)三王(尧舜禹)之事矣。然其屈己而纳谏,任贤而使能,恭俭而节用,宽厚而爱民,亦三代而下,决无而仅有者也。” 概括指出材料中对唐太宗两方面的评价,分别说明这两方面评价所依据的历史事实。你如何看待戈直评价人物的方法? 一方面认为唐太宗在修身和齐家方面存在着不足。史实依据:玄武门之变。(4分,如回答没有处理好自己身后的皇位继承问题亦可酌情得分) 一方面认为唐太宗是自古以来少有的明君。史实依据:不拘一格的使用人才,重用魏征等;强调“存百姓”(或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用法务在宽简。(6分,观点2分,史实2点即可4分) 戈直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看法是正确的。(2分) 东西有九千五百里,南北有一万六千九百十八里。 四、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 1.中后期的边患与巩固边防—将领权力增大(原因) 2.安史之乱中央权威下降地方借平叛壮大自己(原因) 3.唐朝后期地方藩镇割据中央腐败不能制(表现) 4.唐朝灭亡军阀纷纷建立自己国家—五代十国(结局或影响) 安史之乱 天宝十节度使分布图 边镇兵:49万 中央军:9万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的地方割据势力。 安史之乱 高丽 高仙芝 安西节度使 突骑施 哥舒翰 陇右节度使 突厥 安思顺 朔方节度使 河东节度使 粟特 安禄山 平卢节度使 范阳节度使 重用蕃将、委以重权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发兵15万,以讨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爆发。 藩镇割据 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 ———《新唐书》卷五○《兵志》 藩镇割据 隋唐政治的四个问题 一、隋唐政治制度的变革之一—三省六部制(中央官职的变化) 二、隋唐政治制度的变革之二—科举制(官吏选拔制度的变化) 三、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四、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 * 隋唐时期的政治 隋唐两宋朝代沿革概述—历程 隋— 唐— 五代十国与少数民族政权崛起— 北宋与辽、西夏和金并立— 南宋与金、蒙古的对立— 元朝 唐至元时期政权的沿革 唐朝 五代十国 北宋 南宋 元朝 随手一练 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 隋唐两宋朝代沿革概述—特征 隋唐统一— 两宋多元并立(分裂与民族融合) 元朝重新统一 隋唐政治的四个问题 一、隋唐政治制度的变革之一—三省六部制(中央官职的变化) 二、隋唐政治制度的变革之二—科举制(官吏选拔制度的变化) 三、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四、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 一、隋唐政治制度变革—三省六部制 1.创立与发展 2.内涵与特征 3.作用与影响 一、隋唐政治制度变革—三省六部制 1.创立与发展 (1)两汉时期的“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尚书台) (2)魏晋时期三省名称相继出现 (3)隋文帝 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制度,三省为中央最高政府机构。 (4)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 2.三省六部制的内涵与特点 三省六部制之三省 中书省负责 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门下省负责 政令,有不可行的应驳回; 尚书省负责 国家的重要政令。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三省六部制之六部 六部为 下设机构,包括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 主管户口、赋税等; 主管国 家礼仪制度; 主管军政; 主管刑法; 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 2.三省六部制的内涵与特点 三省六部制的机构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相权分散,决策科学 互相牵制,科学分工 效率提高,各尽其用 2.三省六部制的内涵与特点 著名学者钱穆先生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 )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B.唐朝三省相互牵制 C.唐朝皇帝还未形成足够的专制权力 D.唐朝实行集权决策机制 2.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与影响 (1)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2)削弱了 ,加强了 ; (3)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有的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