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0年度高一第二学期专题检测(语文).docVIP

江苏省2010年度高一第二学期专题检测(语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2009-2010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检测 语文试卷(总分160)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⒈下列加点词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3分) A.缙绅(jìn) 纾难(shū) 邂逅( ɡòu) 愧怍(zuò) B.巡徼(jiào) 鞭笞(chī) 户牖(yǒu) 伛偻(gōu) C.鬈发(juǎn) 赊账(shē) 觇(chān)视 趿拉( tā) D.逡巡(qūn) 云翳(yì) 谄媚(chǎn) 蹒跚(pán) ⒉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在一片质疑的喧嚣声中,躲猫猫事件已成为政府处理网络舆论的实验性标本。有专家认为,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保证调查程序的公正性、信息的透明化,让人信服。 B.随着世博会开幕日期的临近,“世博”已经成了使用频率最高的上海市民口头学语,可见人们纷纷以不同方式关注世博。高.考.资.源.网 C.中俄两国元首在致辞中一致表示,要以举办“国家年”为契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D.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曾作客中央电视台,向人们讲述她少年时代如何克服困难,青年时代如何进取,如何一步步地攀登歌唱艺术的高峰。 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笔者去过不少。但六月中下旬的绿树繁花中仍有冰挂高悬在危崖上,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却是第一次见到。 B.姜先生在“破案现场会”上领到丢失达半年之久的桑塔那轿车,面对完璧归赵的爱车,他激动不已。 C.那种以为人类将来可以通过移居太空来躲避地球环境危机的设想,无异于饮鸩止渴,画饼充饥。 D.近年来,世界各地局部地区的战争连续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⒋下面是美国新当选总统奥巴马获胜演说的第一段文字,奥巴马所说的“答案”指的是什么?并请对这段话加以点评。(5分) 假若还有人在那里怀疑美国是否真是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国度,假若还有人在质疑我们的奠基者的梦想是否依然存活于我们这个时代,假若还有人对我们民主制度的力量半信半疑,那么今晚你得到了明确的答案。 答:(1)答案:   ▲       (2)点评:   ▲       ⒌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部分,仿写句子。要求句式基本一致。(4分) 娇妍无比的唐宋诗词,至今低回不去的正是红尘中的朦胧美意。它是青青竹林间的一个浣纱女,(1) ▲ ;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枝芙蓉,(2) ▲ 。 二、文言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9题。(18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烛之武退秦师》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五人墓碑记》 ⒍学了这两部分,有位同学编制了以下一张文言词语卡片: 之(zhī) ①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人皆得以隶使之? ②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的”: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③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④宾语前置的标志:夫晋,何厌之有? ⑤至;到…去:佯狂不知所之 对这张卡片内容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①④有错误 B.仅③有错误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