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代文学
第四章 三十年代小说 第一节 左翼小说 一、丁玲 (1904—1986),原名蒋伟,字冰之,出生于湖南临澧一个没落的封建世家。四岁丧父,由母亲抚养大。 1927年发表小说《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引起文坛注目。 1930年加入左联 1932年入党 1933年被国民党绑架 1936年经营救出狱后去了陕北。 1948年创作反映土改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在延安文艺整风后,调整艺术视点所创作的一部作品。获得了1951年的斯大林文学二等奖 。 1955年,丁玲被错误定为“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的主要成员;1957年被错划为“丁(玲)、冯(雪峰)右派反党集团”的主要成员;1958年遭受“再批判”,被开除党籍,送往北大荒“劳动改造”;“文化大革命”期间又入狱被监禁五年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丁玲的冤案得到平反,恢复党籍,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丁玲与胡也频、冯雪峰、冯达、陈明先后有过婚恋。丁玲小说创作的特点关注女性命运,善于挖掘和表现女性复杂内心世界的,文风犀利直露,个人叙事与社会批判有机结合。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我那时为什么去写小说,我以为是因为寂寞,对社会的不满,自己生活的无出路,有许多话需要说出来,却找不到人听,很想做些事,又找不到机会,于是,为了方便,便提起笔,要替自己来给这社会一个分析,因为我那时是一个很会牢骚的人,所以《在黑暗中》不觉地染上了一层感伤。因为我只预备来分析,所以社会的一面是写出了,却看不到应有的出路。 ————丁玲《我的创作生活》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 1、莎菲形象最大的特征,是剧烈的内心矛盾和斗争。《莎菲》的价值,也在于莎菲内心矛盾冲突的独特性、新颖性和深度。女性的内心深度,女性身上的时代性和历史性、女性身上的文化积淀和世代相传的信息,挖掘得相当独特、新颖而深入。 2、莎菲的典型意义在于反映了五四之后,青年女性走出家庭走入社会后,无路可走的苦闷和挣扎,作品塑造了莎菲孤独的灵魂。莎菲是属于一个始终局限于个人生活范围之内,努力挣扎追求的女性,为了追求个性的自由而寻不到出路的女性。 3、作品深入而独到地表现了女性寻找爱情的种种在内心深处的困难以至困境,表现了女性的血泪和忏悔,写出了女性的时代苦闷。 总之,我是给我自己糟蹋了,凡一个人的仇敌就是自己,我的天,这有什么法子去报复而偿还一切的损失? 好在在这宇宙间,我的生命只是我自己的玩品,我已浪费得尽够了,那末因这一番经历而使我更陷到极深的悲境里去,似乎也不成一个重大的事件。 但是我不愿留在北京,西山更不愿去了,我决计搭车南下,在无人认识的地方,浪费我生命的余剩;因此我的心从伤痛中又兴奋起来,我狂笑的怜惜自己: “悄悄的活下来,悄悄的死去,啊!我可怜你,莎菲!” 二、柔石 (1902~1931),浙江宁海人。原名赵平福,门前曾有一块小石桥,上镌“金桥柔石”,所以就曾以“柔石”、“金桥”为笔名。代表作有中篇小说《二月》、《三姊妹》、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 第二节 东北作家群(流亡者之歌) 东北作家群 指的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从东北沦陷区流亡到关内而崛起于上海的青年作家,主要有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等人。他们来自于被占领区,身受日寇侵略之苦,在作品中描写了东北人民的生活和他们英勇的抗日斗争,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们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 他们的作品大都充满了关东粗犷的气息,表露了人们所承载的亡国之苦和顽强的反抗精神。 一、呼兰河的女儿——萧红 萧红是一个文学创作力特出的天才女作家,一生遭际坎坷,多情敏感,其短暂的生命本身就像一部小说 。萧红的作品除了《生死场》《呼兰河传》和《小城三月》之外,还有短篇《牛车上》《旷野的呼喊》讽刺长篇《马伯乐》。 诗化小说的文本 2、自传式叙事方法 (1)自传性的怀旧笔调。 萧红最成功、最富艺术魅力的作品,大多是那些融进她个人生命体验和生活经历的自传体小说,如《后花园》、《家族以外的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它们均无一例外地运用了自传性的怀旧笔调,通过回忆的方式,“以我观物”叙事记人,写景状物。 我有一个姨,和我的堂哥哥大概是恋爱了。 姨母本来是很近的亲属,就是母亲的姊妹。但是我这个姨,她不是我的亲姨,她是我的继母的继母的女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4届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VIP
- 八角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DB45_T 2091-2019 广西.pdf VIP
- 《海上作战与三十六计》章节及期末答案-海军潜艇学院.docx VIP
- 人工湿地工程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3广东湛江市检察机关招聘劳动合同制司法辅助人员(3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GBT24353-2022风险管理指南.docx
- 国开电大学习网《高级财务会计》形考任务答案1-5答案.pdf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日照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建筑图集-08J907 洁净厂房建筑构造.pdf VIP
- (正式版)D-L∕T 766-2013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