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中原名校联盟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中原名校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合考试
高三语文试题
命题:名校九校语文命题研究组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三百”和“孔子删诗”是《诗经》学史上有密切关系的两个关键词。“诗三百”一般被认为指《诗经》共有诗歌约三百篇,这一词语涉及《诗经》名称。“孔子删诗”则为汉代以来《诗经》学史的一个重要公案,涉及孔子与《诗经》文本形成过程的关系。
先说“诗三百”。《文艺研究》2007年第11期刊登的《“诗三百”正义》指出:先秦文献中“三百”联言,往往并非实指,而是极言其多的—种修辞手段。这在《诗经》中不乏用例,如“三百维群”(《小雅·无羊》)、“三百廛”“三百亿”“三百囷”(《魏风·伐檀》)等。“三百”一语尚见于《礼记》《左传》《周易》等文献,出土文献中也有所见。由“诗三百”之本意审视孔子之言,可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当释为:诗有许多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无邪”。其余所释亦当类此。孔子所言“诗三百”一语,既不能证明当时存在数目为三百篇的《诗经》文本,据此否定‘孔子删诗”之说自然就失去了合理性。
从对历史事实考证的角度来说,“诗三百”词语内涵的阐释只关乎“孔子删诗”可信性的一个方面,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术史的追溯。“孔子删诗”本源于《史记》。《孔子世家》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申述殷周之盛……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至于孔子何时开始“删诗”,华锺彦先生判定为鲁定公五年,即孔子四十七岁之时。华先生此说本于《史记·孔子世家》:“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孔子世家》以下续记鲁定公八年孔子事迹,说明孔子系于盛年收徒立教,授《诗》《书》《礼》《乐》。故其删订《诗经》必不晚于是年。
下面对“孔子删诗”的具体工作流程试作描述,司马迁《孔子世家》叙述孔子删诗时,“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何谓“去其重”?从清华大学所藏竹简《周公之琴舞》来看,“去其重”首先就是选取某组诗篇中有代表性的篇章,而将其他部分视作意义重复而不取。因为教学读本,篇幅必有所限制。“去其重”的第二层意义是,从同一诗篇的诸多变体中择优挑选。清华简《耆夜》篇载周公所作之《蟋蟀》,与今本既有诸多相似,又有明显相异之处。今本《蟋蟀》当为孔子所选取,而清华简本仍流传于世。刘向自述,其“所雠校《孙卿书》凡三百二十二篇,以相校除复重二百九十篇,定著三十二篇”。这一编选原则与结果,都与孔子删诗相类似,显示了文献传承的内在规律。
(摘编自李颖《诗三百与孔子删诗》,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三百”用以“极言其多”,可谓古已有之,而与此类似的还有很多,如李白“天台
四万八千丈”的“四万八千”表示数量多。
B.根据《史记·孔子世家》所载,孔子在盛年收徒立教,授《诗》《书》《礼》《乐》,
作者认为其删订《诗经》必不晚于鲁定公五年。
C.孔子删诗“去其重”的原则有两层含义:从某组诗篇中去除缺乏代表性的篇章,从
同一诗篇的诸多变体中去除不太优秀的篇章。
D.本文作者从对历史事实考证的角度,旁征博引,条分缕析,从说“诗三百”开始,
来逐步论证“孔子删诗”之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在《诗经》学史上,“诗三百”和“孔子删诗”关系密切,它们和《诗经》名称、《诗
经》成书过程等内容紧密关联。
B.由对“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中“诗三百”词语内涵的正确阐释,我
们可以确切得出孔子删诗的可信性。
C.孔子把古时三千余篇诗删订成三百零五篇,让它们合于《韶》《武》《雅》《颂》之类
音乐,礼乐从此有了条理可以讲述。
D.孔子回鲁国后不满“陪臣执国政”的状况,不愿出仕,“退而修诗书礼乐”,教授弟
子《诗》《书》《礼l》《乐》等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孔子将自己编订的诗歌集定名为“诗”,此诗集在先秦时期的另一名称是“诗三百”,
但与孔子所说“诗三百”的意思迥异。
B.有些学者根据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一句话就否定“孔子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东省深圳市四大名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 广西钦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英语试题 含答案.doc
- 广西钦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
- 河北省邢台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 含答案.doc
- 河北省邢台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
- 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考评 文科数学试卷及答案.doc
-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数学试卷及答案.doc
- 安徽省滁州市2018届高三9月联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及答案.doc
- 安徽省滁州市2018届高三9月联合质量检测英试题及答案语.doc
- 广西钦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含答案.doc
- 山西省孝义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文科数学试题含答案.doc
- 心中的那抹残红.doc
- 河南省中原名校联盟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合考试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doc
- 11.3.1多边形2011.04.10.ppt
- 湖南省益阳市、湘潭市2018届高三9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doc
- 河南省中原名校联盟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合考试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doc
- 山西省孝义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doc
- 山西省孝义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理科数学试题含答案.doc
- 湖北省荆门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 湖北省荆门市2017年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