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工程科技]沉积环境的主要判别标志.doc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科技]沉积环境的主要判别标志

第五章 沉积环境的主要判别标志 第一节 沉积构造标志 一、沉积构造的概念及分类 ????沉积环境(相)分析:对指示环境的标志进行分析,与沉积环境模式进行比较,从而恢复古代沉积环境的方法。 ????成因标志:指具有成因意义,能反映其形成环境条件的各种特征。包括沉积岩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化石、古生态、接触关系、沉积序列(剖面)以及沉积岩体的形态分布等,但概括起来可归属为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三方面标志。 ????沉积构造:由沉积物的颜色、成分、结构的不均一性而形成的岩石宏观特征。其规模一般较大,多在野外露头上及岩芯中可直接进行观察和测量。 ????根据其形成时间划分为:原生沉积构造和次生沉积构造。 ????根据沉积构造的成因性质可分为三类: ????????物理成因的沉积构造 ????????化学成因的沉积构造 ????????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 ????原生沉积构造:沉积物沉积时、沉积后不久、固结前形成的构造。能反映沉积时的沉积介质类型和能量条件。是判别沉积相(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 ????次生沉积构造:在沉积物压实或成岩过程中生成的沉积构造,它反映成岩环境。 ????物理成因的沉积构造:在流体流动、重力等物理因素作用下而产生的沉积构造(原生)。 ????化学成因的沉积构造:由结晶、溶解、沉淀等化学作用形成的沉积构造,其中,大多数是在沉积物压实和成岩过程中生成的, 属于次生沉积构造。 ????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生物活动或生长而形成的构造(原生)。 二、物理成因的沉积构造 ??(一)流动构造 ????(1)层面构造 ????1. 波痕 ?????2. 细流痕 ??????3. 剥离线理 ???????4. 冲刷痕 ????????5. 压刻痕 ????(2)层理构造 ?????????1. 层理构造的术语 ??????????2. 层理构造的类型 ????(3)再作用面构造 ??(二)准同生变形构造 ??(三)暴露构造 ??(一)流动构造 ????是沉积物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由于介质的流动而在沉积物表面或内部形成的构造。流动构造是最重要和最常见的沉积构造。 (1)层面构造 ????在沉积岩的顶面或底面上形成的构造。如:波痕、细流痕、剥离线理、冲刷痕、压刻痕。 ????1. 波痕 ????由水流、波浪或风的作用,在沉积物表面形成的波状起伏痕迹。 波痕形态要素 ????脊点(C, D):最高点 ????谷点(A, B):最低点 ????向流面:面向流动方向的缓倾斜面 ????背流面:背向流动方向的陡倾斜面 ????波长(L):相邻的两个脊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波高(H):波痕的脊点与谷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波痕指数(RI):波长与波高之比(L/H) ????对称指数(RSI):向流面水平投影长度与背流面水平投影长度之比(L1/L2) 波痕的内部构造及形成机理及实例 前积纹层形态及其控制因素 ????随介质能量的减弱和悬浮载荷的增加,前积纹层形态:直线型→切线型→凹型→S型 波痕的类型: ????波痕的大小、形态、对称性、介质类型各有不同。按介质类型分为: ????A.水流波痕; ????B.波浪波痕; ????C.干涉波痕和改造波痕; ????D.弧立波痕; ????E.风成波痕 A. 水流波痕(由单向水流产生) ????按大小,分4类:小型水流波痕、大型水流波痕、巨型水流波痕、逆行砂丘。 按波脊形态,分为5-6类:随水深减小和流速增大,直线形→波曲形→链形→舌形→新月形→菱形。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水流波痕按大小分为: ????大型水流波痕:波长60~30cm,波高为6~1.5m,波痕指数大于15。主要产生于中、粗粒床沙中。 ????巨型水流波痕:波长大于30m,波高可达数米,波痕指数大于30。波脊以直线形为主,多分布在较深的浅海和大型河流中。 ????逆行砂丘:浅水急流(Fr1),其水面波形与底形波痕一致(属同相波),与一般波痕形成作用相反,背流面一侧侵蚀,向流面一侧进行堆积。所以实际上它是向上游方向移动的,故称为逆行沙丘。它多见于海滩、潮坪、河流环境。 B、波浪波痕 是由波浪作用于床沙表面而产生的波痕,据其对称程度可分为:对称波浪波痕和不对称波浪波痕。 对称波浪波痕:是由水体振荡运动形成、流体质点在表面呈园形轨道,向下变为来回运动,反复作用结果形成“人”字形内部构造和对称形态。 不对称波浪波痕:是由水体运动时往复速度不同而造成的。在滨岸地区,由于水体运动受海底摩擦作用的影响,波浪向陆的速度大于向海运动的速度,故波痕形成方式和单向水流的波痕相似,内部只有一个方向的前积层。可以按直线形流水波痕的描述方法进行。 不对称浪成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