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苏省常熟市一中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2014年江苏省常熟市一中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江苏省常熟市一中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4年常熟市第一中学初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试卷 语? ?文 2014.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3.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逶(y?)?▲??②镶(qiàn)?▲??③汪洋万(q?ng)?▲?④寸积(zhū)?▲?累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当年白居易做苏州刺史,曾写下“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诗句,足见这里的葱笼与繁盛。但是这个自古以来的商贾云集之地,城外稻香鱼肥的卧野和市内万舻充塞的河道,没有一处不是被水所承栽和滋润。一代又一代人的劳作,使水在这儿变得温柔,它顺从地流进流出,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际。逐渐的,这水的温柔也就浸润到人的气质里。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 ②晓镜但愁云鬓改,? ?▲? ?。 (李商隐《无题》) ③?? ▲?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破阵子》) ④?? ▲? ?,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 ⑤天街小雨润如酥,? ? ▲?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⑥?? ▲? ,千骑卷平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⑦落红不是无情物, ? ?▲? ?。? (龚自珍《?? ▲ ??》) ⑧春冬之时,?? ▲ ? ,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 4.名著阅读。(5分) ? ①《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我因为阿长的说话、睡相而“实在不大佩服她”,请你说说阿长说话和睡相的情形。(2分) ?②下面是《西游记》中一段交战场面的描写。请说出交战的地点,交战双方各自的法名。(3分) ???九齿钯,降妖杖,二人相敌河岸上。这个是总督大天蓬,那个是谪下卷帘将。昔年曾会在灵霄,今日争持赌猛壮。这一个钯去探爪龙,那一个杖架磨牙象。伸开大四平,钻入迎风戗。这个没头没脸抓,那个无乱无空放。一个是久占流沙界吃人精,一个是秉教迦持修行将。他两个来来往往,战经二十回合,不分胜负。 5.请结合下面一段内容,分点概括毛泽东眼中的康熙皇帝为中华民族所作的贡献。每点不超6个字。(3分) 在1960年4月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期间,毛泽东与老舍谈论康熙。毛泽东一开口便说,满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过伟大贡献。他还说,清朝开始的几位皇帝都很有本事的,尤其是康熙皇帝。毛泽东说康熙皇帝的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实行统一战线政策是他的另一个伟大贡献,先团结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后来又团结了汉族的上层人士,他还全面学习和继承了当时比满文化要先进得多的汉文化。第三个了不起的地方是他有奖罚分明的用人制度。毛泽东讲了一些实际例子,说明即使皇子犯了错误,也一样要受到严厉的处罚。他的这套办法既能调动部下的积极性,奋勇向前,义无反顾,又能组织起一支有严明纪律的队伍,所向披靡。毛泽东的这一番议论,使老舍大为惊讶。毛泽东对满族和康熙皇帝的评价,始终装在老舍的脑子里,它成了老舍晚年主要思索的课题。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小石潭记》中的几段文字,完成6—9题。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A. 皆若空游无所依???   B.以其境过清 ???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C.以其境过清???      D.乃记之而去 ??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7.下面哪一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几项不相同?(2分) ???A.其岸势犬牙差互 ???B.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C.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